轉摘自-http://www.sina.com.cn 2004年
今天我們熟悉的26個英文字母,源頭是腓尼基人的22個字母。差點兒滅了羅馬帝國的腓尼基人兩千年前亡 國後,就消失在歷史上。
中東有著複雜的歷史變遷、文化資產與雄美景觀。 經聯合國的努力,現在這些寶貴的遺址已漸次獲得維護與重視。 重要的古蹟除了有良好的觀光旅遊設施,治安情況也良好, 旅行活動的到來,除了促進此地的經濟,更是廣大喜愛古文明旅遊者的新寶地。
阿姜達石窟是印度名氣最大的石窟,此地被埋沒在塵土1000年後,1819年,英國士兵因狩獵老虎,馬匹掉入洞裡,意外發現這石窟。
突尼西亞肥沃的邦角半島,自迦太基時期開始,就是帝國重要的農業生產腹地,盛產無花果、杏桃、石榴、橄欖以及大量穀物。迦太基的豐饒,不僅造就了輝煌的文明,也曾讓羅馬倍感威脅,最終引來了滅亡的命運。
排燈節(Dewali)應該是印度最著名的節慶之一。它以在節當日"點燈"而聞名! 家家戶戶都會點上以陶器製作的小油燈,叫做Diyas。
華沙曾經遭到德國和俄國的反覆瓜分,納粹時期整座城90%被破壞,博物館和圖書館的收藏都被運到德國或是毀壞 。
有1/6台灣那麼大的吉利特鹽湖在突尼西亞中部,將突國一分為二,南部就是整個黃色的撒哈拉沙漠,這雄壯廣大的銀白色世界,可以說是白色撒哈拉了,春夏秋冬景色不同。
聖經裡「民數記」21:4~9,敘述以色列人離開何烈山,人民因路途艱苦,責難耶和華與摩西,耶和華使毒蛇進入人民中間,許多以色列人被毒蛇咬死,人民求見摩西認罪並請耶和華寬赦,摩西向耶和華禱告求情,耶和華囑咐摩西造一銅蛇,掛在柱子上,好使被被毒蛇咬傷的人因望見這銅蛇而活。
阿爾及利亞南方的撒哈拉沙漠,從一萬兩千年史前的壁畫之始,高山型沙漠、橘色沙丘、峽谷地形、沙漠風化地貌...北非龐貝古城,是最大的古羅馬遺址,遺落在此,棋盤式建築、完整的劇場以及市集廣場,海邊的阿拉伯老城見證著時代的建築與歷史的痕跡...
奧塞美術館是去巴黎絕對不可錯過的美術館,坐落在塞納河左岸,與對面的羅浮宮互別苗頭,以爭取更多的觀光客(? 先直接跳到結論,個人主觀上是比較喜歡奧塞美術館更勝於羅浮宮的。為什麼呢?
Vishap是亞美尼亞傳說中的”龍”,常與水作連結,有點接近聖經當中的龍形海怪”利維坦”,其形象有點類似有翅膀的蛇或著多種動物的集合體。
名詞解釋一下,在法國能坐下來用餐的地方大致上可分為四類Restaurant、Brasserie、Bistro以及Café,當然還有其他奇奇怪怪的名詞,最主要是上述那四種,但彼此界線基本上很模糊,比如許多掛Café也都提供比較正式的餐點。
Restaurant
1952年,在突尼西亞卡朋半島的頂端,一個稱為「克觀Kurkuane」的地方,考古學家發現了古代腓尼基人城市的遺址。該遺址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而今天在遺址上可以看到的廢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上半葉,詃遺址見證了複雜的城市規劃。
最近,我的古典奧迪西舞(Odissi)老師Sanchikant送來這張劇照,煞是好看, 同學紛紛問我這是什麼角色? 持斧羅摩又是誰? 於是我的雞婆個性又來囉! 忍不住想說故事了~
在印度西北邊,靠近巴基斯坦邊界,座著落許多古代的城堡,這些城堡由於外形與顏色各自有特色,成了古絲綢之路上眼的明珠。這些城堡所在的地區即是印度面積最大的沙漠 -[塔爾沙漠],因此,拉賈斯坦也被稱為<沙漠之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