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絲路古城—土庫曼斯坦的「木鹿-Merv」遺址

木鹿(馬里)是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中亞絲路綠洲城市,此一遺蹟在綠洲上屹立了4000年之久,城市的佈局與城堡的防禦工事見證了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目前仍然擁有非常多的遺蹟,特別是影響了塞爾柱王朝城市的建築、裝飾、科學與文化發展。

木鹿(Merv、Mary,馬里)是絲綢之路兩條主幹線的交會點,(絲綢之路東起華夏的渭水流域向西通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路,一路經由新疆塔里木河北邊,往喀什以西通過葱嶺經大苑(今費爾干納盆地)和康居南部(今撒馬爾罕附近)西行;另一路經由塔里木河南面的通道,在莎車以西越過葱嶺經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由木鹿向南走進伊朗或向西行經大不里士(Tabriz)到達特拉布宗(Trbzon今土耳其黑海)或穿過安娜托利亞中央(今土耳其)到達伊士坦堡,此為絲綢之路的主幹線,木鹿正好是交會點。

波斯人稱木鹿為馬爾吉安那(Margiana),實際上馬爾吉安那區域非常大,木鹿市是在木爾加布河旁,現在的稱呼是謀夫(Merv)或馬里(Mary),木鹿是華夏民族在古代漢文書籍中的稱呼,瑣羅亞斯德(Zoraster)的《阿維斯陀》經典。第三卷32章中描述木鹿為天下美好之地。

讓我們驚訝的是4000年前,木鹿已經是上古時代中亞絲路的交通要站,並且已經具有城市結構,華夏地區當時是「夏」朝時代,這樣遙遠的年代有點像在述說一段「神話故事」。

木鹿是古代中亞絲路上最宏偉的建築,總面積達到60平方公里,遺址中的宮殿遺址每邊長2000公尺,宮殿面積4平方公里,看數字不覺得4平方公里的廣大,但是對比現存耶路撒冷舊城的1平方公里,您就能想像木鹿在西元前1000年真是中亞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木鹿城市被毀,居民被殺(當時城內居民約有六萬人),在當時的中亞,六萬人是個大數目;不過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城市得以再次興起。亞歷山大時期修建亞歷山大城,木鹿城也是其中之一,希臘化時期木鹿城以希臘城市的正方形規劃為原則,邊長2000公尺,成為棋盤式的城市。西元前三世紀木鹿歸大夏王國(巴克特利亞王國)統治,西元前二世紀木鹿屬於安息(帕提亞)統治,安息統治期間,安息與羅馬的大戰—卡雷大戰,安息因為採用木鹿生產的兵器,而殲滅了羅馬前三雄-克拉蘇的軍隊,此一戰役讓安息得以站穩腳步,國家得以安定。(安息帝國由西元前250年至西元後224年)

西元1965年考古隊在木鹿城內發現一座高4米,直徑為6米,內部供奉著小佛像的大窣堵波(Stupa),可惜今天在現場只能看到一個大土堆。西元二世紀時偉大的傳法高僧-安世高(Parthamasiris西元148~171年)應該是木鹿地區佛教團體中的一員,安世高在《高僧傳》中被尊稱為「安侯」,從安世高對華夏地區漢譯佛經的貢獻,我們可知當時木鹿城市佛教蓬勃發展與佛經經典造詣之深。

木鹿是一座商業、交通、信仰的熔爐,四面八方的文化在此衝擊,同化與融合,各種宗教均在此傳播,並以此為據點向外擴散,西元七、八世紀木鹿曾經被阿拉伯人統治了幾個世紀,西元十一、十二世紀塞爾柱土耳其人統治期間,木鹿是僅次於巴格達的伊斯蘭世界第二大城,到處是宮殿、圖書館、花園、市集。

西元1221年,木鹿遭到成吉思汗幼子拖雷(Tuluy)毫不留情的大屠殺,依照拖雷的規定,每一名蒙古士兵必需砍下300平民頭顱,這幾乎是屠城的毀滅,但是在這樣的摧毀中卻留下了塞爾柱蘇丹「桑佳爾」(Sanjar)建於西元1157年的陵寢,這座陵寢高38公尺的圓頂狀如圓筒,孤零零的聳立在木鹿古城,狀似頂天立地的中亞特色建築,僥倖逃過被焚毀的命運。

木鹿古城的遺蹟中,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的城牆到底在何處?在UNESCO所劃定的範圍內有一座6~7公尺高的土堆圍繞,這道城牆究竟是亞歷山大所建、或是塞琉卡斯王朝所建,誰也說不準,倒是薩桑尼王朝(Sassan)所建的宮殿遺蹟仍然存在,這棟建築由夯土築成,非常紮實,只是不了解薩桑尼時期何以用生磚(未烘焙的)而不用熟磚(烘焙過的)來建築。薩桑尼王朝以袄教為國教,袄教的教義中「火」代表光明、善良,是神聖的媒介,是被歌頌的,不知是否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用生磚而不用熟磚。

這座遺蹟大約有15公尺高,繞一圈需要10分鐘,外牆結構非常有意思,如同超大型的管風琴層層相疊,從側面看過去有如規律的海浪形狀,這樣的形狀究竟是為了美觀還是防風已不得而知。目前的告示牌上標示此為薩桑尼王朝遺蹟,但是並未說明此遺蹟當時究竟作何用途。

UNESCO認定木鹿(馬里)是最古老且保存最完好的中亞絲路綠洲城市,在人類歷史上,此一遺蹟在廣大的綠洲上屹立了4000年,城市佈局設計,城堡防禦工事見證了長達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目前仍然擁有非常多的遺蹟,木鹿文化綠洲在中亞與伊朗擁有4000年之久的長遠影響力,特別是影響了塞爾柱王朝城市的建築、裝飾、科學與文化發展。以上是1999年列入世界遺產名單時,評審委員對木鹿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