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slideshow

玩家部落格

埃及國家博物館的卡夫拉雕像

埃及國家博物館的卡夫拉雕像(約公元前2520年)

這尊雕像是古埃及早期雕塑藝術風格的典範之作。卡夫拉是修建吉薩第二大金字塔的法老。

他端坐在寶座上,寶座側面有獅子浮雕,獅子的四條腿為寶座的四足,還飾有蓮花和紙莎草的圖案,分別代表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統一。

星球和苑默文老師一起合作推出系列行程,歡迎大家一起報名參加!

苑默文老師簡介
苑老師是自由譯者和人文歷史講師,長年關注伊斯蘭世界的物質文化和藝術。他翻譯許多本和伊斯蘭主題相關的經典書籍。主要譯作有《中斷的天命》、《絲綢之路》、《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穆斯林帝國》、《伊朗:從瑣羅亞斯德到今天的歷史》、《黑潮》等。

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一個世界遺產

兩千年前納巴泰王國建立的北部城市是在現今約旦的佩特拉,他們建立的南部城市又是位於現今的哪裡呢?

高加索-綻放的十字架:亞美尼亞十字石碑Khachkars

這些石碑透過傳統石雕師傅的巧手下,一敲一鑿地賦予靈魂,彷彿真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一般,藉由十字的四個底端綻放出生命來。碑上除了中央的十字外,背景裝飾著通常有圓形的太陽或轉輪象徵著永恆、捲曲交纏的花草枝葉與植物(象徵多產的番石榴或跟耶穌基督頗有淵源的葡萄)、基督宗教的聖者及動物等等。

阿爾及利亞大城-君士坦丁

阿爾及利亞第三大城,腓尼基人稱此地為希爾塔(Cirta),曾為努米底亞王朝(Numidia Dynasty)之首都;四世紀時遭戰火破壞,後來羅馬君士坦丁大帝重建,為紀念這位皇帝而改名為君士坦丁。

突尼西亞蘇斯博物館的洗禮池

突尼西亞蘇斯博物館收藏一個1400多年前非常精緻的洗禮池。洗禮池裡可看見基督宗教的符號象徵-阿拉法(Α)和俄梅戛 (ω)的字母(出自啟示錄1:8)。
阿拉法(Alpha)是希臘文字母的第一個字母,俄梅戛(Omega)是希臘文最後一個字母,這表示上主是一切的開始和終了。

傳承亞美尼亞的音樂橋梁

亞美尼亞人是這樣來形容他們為何如此喜歡音樂的:因為歷史上的亞美尼亞總是戰爭不斷,我們必須要透過音樂來凝聚力量,度過艱困的時刻。

突尼西亞的藍白小鎮 Sidi Bou Said

西元13世紀時,一位蘇非派的學者Sidi Bou Said前往聖城麥加朝聖,回來之後定居在突尼斯灣的Jabal el-Menar小鎮上。由於聖名遠播,後來他過世後也葬在此地,久而久之,其他蘇非學者也葬在他們墳墓週邊。人們後來就以他的名字稱呼這個鎮為Sidi Bou Said。

前進北歐系列講座(實體+線上同步開跑)

⭐️主講人: 張智惠 Betty

北歐和波羅地海對我們來說,名詞不陌生還充滿想像:社會福利的烏托邦、快樂指數的幸福國度、充滿新創獨角獸,還有雷神索爾和北海小英雄出沒;不但是古代維京海盜的故鄉,也是現代北約的最前沿。但真相是什麼?現況又如何?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