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導演阿巴斯 生死無常看人生

今年7月初,享譽國際的伊朗導演阿巴斯奇雅洛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過世,其實國內影迷對阿巴斯並不陌生,早在90年代金馬獎觀摩影片中多次放映過其作品,在我學生時代就不時在影展中欣賞過期幾部片子。

近年到伊朗旅行時,也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其相關報導,曾在伊朗哈瑪丹書報攤中瞥見侯孝賢封面的刊物,順手翻閱裡面也看到幾張阿巴斯的照片。2位導演拍片風格類似,常用長鏡頭寫實方式來說故事,皆以小孩和老人為電影中的人物,因此將阿巴斯介紹為「伊朗侯孝賢」,國人就能了解其電影之地位了。

阿巴斯早年推動伊朗電影,當法國新浪潮風格帶到中亞,阿巴斯在1960年代便拿起攝影機拍起紀錄片,隨後就與幾位伊朗導演,像是Forough Farrokhzad、Sohrab Shahid Saless、Bahram Beizai和Parviz Kimiavi,帶動起一波伊朗的電影新浪潮,並在1979的伊斯蘭革命之後蓬勃發展。他們拍攝的作品帶有濃厚政治和哲學意涵,如詩ㄧ般的對白的創新藝術電影,多屬於現實主義風格。

其為影迷津津樂道的作品,《何處是我朋友的家》(1987)、《生生長流》(1991)和《橄欖樹下的情人》(1994) 被稱為阿巴斯三部曲。在1990 年 6 月伊朗北方兩個小鎮Rudbar 和 Manjil發生了芮氏7.3級的大地震,造成4萬人死亡,,50 萬人無家可歸的慘劇。幾年之後,台灣在歷經921大地震,熱心人士特別把這幾部影片,帶入南投災區公開放映,撫慰當時不少受災居民無助之心情。

這幾部影片沒有痛哭流涕、苦天搶地的畫面,卻顯現人在面對天災,無語問蒼天,唯一能做的事,是提起勇氣、往人生道路再前行。阿巴斯的觀念中,真實與虛擬之間的電影呈現不是對立,卻沒有明顯的界線。

在這三部電影中,電影中的虛構和演員在真實世界中的遭遇,環環相扣地連結在一起,彼此互相對話:《生生長流》提到《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那兩位童星的真實故事,《橄欖樹下的情人》在講《生生長流》裡,那一對年輕夫妻的真實故事。真實與虛構同時存在影片之中,耐人尋味。

阿巴斯曾經說過:「快樂與悲傷是很複雜地彼此相繫。在每一層的絕望之下,都藏著希望,並且向快樂延伸過去。在每一個的快樂,也同時存在著焦慮與絕望。」快樂與絕望是一體兩面,所以,人在絕望不知所措時,才會發現到生命的美好。

在阿巴斯的觀念中,很習慣把生與死看成為大自然的一部份,這世上的一切變幻無常,將一如往常地生生不息地上演著生老病死,若認真地去思考存在的意義之後,不管你怎麼想,何妨隨著自然規律生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