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僅存的野馬--普氏野馬

in

在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東邊, 216號國道穿越的卡拉麥里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偶爾會看到一匹匹的普氏野馬活動著,這種野馬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一種野馬,牠們在20世紀初期一度幾乎滅絕,直到2005年才再度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提議希望從滅種改為瀕危。

普氏野馬其實完整的名稱應該是“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牠們的祖先曾遍布於整個歐亞大陸之間,但由於工業革命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補殺,所謂的“野馬”在19世紀已經被認為絕跡了,直至1897年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在蒙古西部的科布多〈今蒙古國的科布多省,緊臨新疆的東北〉發現時一度造成轟動,其後便以此探險家的名字命名。

相較於一般的馬,普式野馬的外型是很好分辨的。
1.首先最易區分之處是一般馬頸背上的鬃毛長且往背方向自然下垂,但是普氏野馬的鬃毛卻是又短又硬,逆生直立不下垂。額上也不像家馬有著長長的“瀏海“的,普氏野馬的鬃毛極少,或根本沒有。而身上唯一有長毛之處大概就屬馬尾了,但是馬尾的毛也和一般家馬不同,尾基的部份上半部是短毛,下半部是長毛,整體呈現束狀,而不像家馬始終都是長毛。
2.粗而短的特點,表現在頭、頸、腿三個方面:除了頸部又短又粗易於辨視外,牠們的頭相較於家馬也較為大且短,口鼻處較尖,牙齒粗大,耳朵比家馬較小也較尖;。馬腿的部份也是短粗狀,小腿以下呈現黑色,被稱為“踏青腿”,蹄的部份則是小而圓。馬的整體高度大約在1米至1米3,身長平均則是在2.5米上下。
3.體毛為棕黃色,腹部部份為黃白色,背脊上有一條深色的背線。
在非外型的部份,普氏野馬則是有66個染色體,而家馬只有64個,但在他們交配所生的後代,則會有65個染色體。

另外,比較神奇的是,普氏野馬有一樣特殊功能就是在吃完草後,可以把葉綠素從葉綠體中提取出來以膠體狀存放在他們的喉嚨,據說這種膠體可以抑制病毒的傳播,以致牠們成為狩獵者們的目標,才會在工業革命的衝擊下又加速的瀕臨滅種危機。

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馬的種量大約有1800多匹,在新疆有計劃性的野放數量大約在250餘匹。由於2007年的8月至10月間,先後有五匹野馬因為穿越216號國道時被車輛撞擊,為避免車禍慘劇一再重演,2009年3月這一批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便被陸續遷往距原野放區的120公里處生活,因此,以後想在216號國道邊再看到普氏野馬除了睜大眼睛努力尋找外,可能還要有相當的好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