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參觀舊的「埃及博物館」,我們還特別參觀新的「埃及文明博物館」,裡面展示古埃及、科普特、伊斯蘭等歷史文物。
蕭安以其藍色建築而聞名,因此被暱稱為“藍色之城”。 此城由阿拉伯人於1471年創立,最初的定居點只有一座小堡壘,是為了保衛該地區免受葡萄牙入侵者的潛在攻擊。
突尼西亞蘇斯博物館收藏一個1400多年前非常精緻的洗禮池。洗禮池裡可看見基督宗教的符號象徵-阿拉法(Α)和俄梅戛 (ω)的字母(出自啟示錄1:8)。 阿拉法(Alpha)是希臘文字母的第一個字母,俄梅戛(Omega)是希臘文最後一個字母,這表示上主是一切的開始和終了。
埃及國家博物館的卡夫拉雕像(約公元前2520年)
這尊雕像是古埃及早期雕塑藝術風格的典範之作。卡夫拉是修建吉薩第二大金字塔的法老。
在伊朗的雷薩阿巴斯博物館看見一件1500年前波斯薩珊王朝時期的銀壺(圖1),讓人聯想起在中國寧夏固原博物館收藏的精美鎏金銀壺(圖2)。
這個精美的鎏金銀壺同樣是屬於1500年前薩珊時期的文物,它原是北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李賢夫婦合葬墓(6世紀)的陪葬品之一。當年正是透過絲路貿易路線從遙遠的波斯來到中國。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清真寺見證了土耳其1400多年歷史的演變。
它原是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於公元6世紀興建的大教堂,也是歷代拜占帝國皇帝加冕的地方。
《突尼西亞、摩洛哥》新書發表會
主講人:黃建忠老師/王慶中老師/林婉美老師/陳冠州老師 時 間:08/16(五)14:00-16:00 地 點:時報本鋪(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 240 號 1 樓)
如果說七星的帆船酒店是杜拜的地標,那麼,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就是卡達的地標。
文/林婉美 圖/王慶中
突尼西亞是羅馬帝國在北非最先征服的領土,也是羅馬帝國在北非地區影響最深的一塊區域。直至今日,突尼西亞也是非洲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更是非洲大陸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
旭烈兀是成吉思汗第四個兒子拖雷之子。 蒙哥接任蒙古帝國接班人後,命令他的弟弟旭烈兀展開蒙古史上的第三次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