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比猶太教的形成
根據歷史的記載,受羅馬帝國統治的猶太人,於西元66年發難叛變,可是在提多(Titus)將軍所帶領的軍隊強行鎮壓下,猶太人的聖殿於西元70年被摧毀。有一些英勇的猶太革命軍誓死抵抗,在逃出耶路撒冷城後,撤退到死海邊的荒漠要塞馬撒達(Masada),打算與羅馬兵進行持久戰,但是死守到西元73年,在敵軍持續圍困下彈盡援絕,最後選擇集體自殺之路。聖殿被毀後,猶太人的信仰中心也有所改變,當時有一位名叫約哈南.班.撒該(Yochanan ben Zakkai)的拉比逃了出來,他在敘利亞西北靠海的詹尼耳(Jamnia)小城重組公會(Sanhedrin),成立宗教學院和宗教法庭。
許多貴族、拉比和猶太信眾聞風而至,在那裡匯聚成新的猶太人中心,進而延續猶太教的傳統信仰。而宗教法庭的設立,則是為了處理猶太人之間的爭論和進行律法的解釋。這個組織的領袖被稱為納西(nasi,意為王子或族長),他的權威雖然受到羅馬帝國的承認,但同時也受到他們的監管,至此詹尼耳可說大致取代耶路撒冷,成為猶太人信仰的新中心。
⭐拉比地位的提升
當猶太人仍居住在巴勒斯坦時,一切的生活都圍繞聖殿進行。虔誠的猶太人經常上聖殿祈禱;干犯律法得罪神的猶太人,則往聖殿獻贖罪祭,而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在朝聖節日也依時令前往聖殿守節。猶太人認為聖殿最神聖,因為約櫃放置其內,神的靈降臨其上,具體的構成世界和個人的基底。而祭司則是這個神聖建築物的守護者,他們身份的重要和尊貴性,也因此無可置喙。可是,在聖殿被毀滅後,祭司所依附的建築全然喪失,獻祭活動戛然而止,信仰頓失重心。
猶太人逃離耶路撒冷,隨身攜帶的宗教物品僅剩下自摩西傳下來的《陀拉》聖經,這是他們汲取宗教靈感的最重要泉源,也是引領他們認識神和維繫信仰的終極保證。
如果祭司群在這時喪失身份和功能,熟悉《陀拉》也懂得解經的拉比,對猶太信仰的重要性自然逐漸提高,他們的地位也隨之受到猶太社群的肯定和器重,並且取代祭司成為猶太人的信仰領袖,從此展開了猶太人歷史上的「拉比時代」。群聚詹尼耳的拉比們,即時開啟了猶太教新頁,可是他們的命運仍然坎坷,經常受制於當時政治大環境的變化而上下顛簸。
西元118年,哈德良(Hadrian)成為羅馬皇帝,他答應讓猶太人重建聖殿,許多猶太人再度燃起了希望。但當猶太人正滿心期待、努力預備的同時,他卻又反悔。
更讓猶太人群情激憤的,是哈德良不僅不讓猶太人重建聖殿,反而想在這個地方興建一座羅馬城市。因為這個緣由,猶太人在他們所相信的彌賽亞──巴克巴(Bar Kochba)的帶領下,於西元132年再度起來反抗羅馬帝國。他們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頻頻獲勝,但在西元135年仍因勢力的懸殊而遭遇徹底的挫敗。這次的失敗也使得詹尼耳被摧毀,羅馬人將「猶大」更名為「巴勒斯坦」(Palestine),也禁止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更多的猶太人開始移居各地。
⭐口傳經典《密須那》
在這次的叛亂以後,猶太人的信仰中心再次從詹尼耳移至加利利,當時公會的領導者為猶大哈納西(Judah ha-Nasi)。由於拉比們經常開班授徒,以口授方式註解《陀拉》(oral Torah),經過數代之後,門生聚集越多,口授資料和內容也越來越繁雜,因此猶大哈納西便在這時候彙編這些口傳註解,並且進行歸類整理,稱為《密須那》(Mishnah),意為「口傳訓誨」。
這部經典的內容分為六大部分,包括「種子」(Zeraim)主要是記載農業事宜;「定時」(Moed)是記載宗教曆中的節慶;「女人」(Nashim)是記載有關結婚和離婚事項;「損害」(Neziqin)處理民法和刑法規定;「聖物」(Qodashim)記載各種聖殿獻祭;「潔淨」(Tohorot)則是規範宗教和儀式上的潔淨或不潔淨分類。
這部經典進一步界定了猶太人的生活以及他們所應盡的義務,雖然他們已經亡國,但這部經典卻讓他們覺得自己生活仍然圍繞耶路撒冷,以聖殿為核心,對於重建家園和實踐這些教導依然寄予厚望。
⭐更多口傳經典的出現
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加利利地區以外,事實上自從西元前第六世紀猶太人被俘至巴 比倫以後,這個外邦地區便一直是猶太人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信仰中心,猶太人在這裡可以自由崇拜和自治,甚至進行商業貿易等日常活動。西元70年和135年的動亂並沒有為這地方帶來太多的影響,反而促成大量宗教學者移居至這裡,進而建立經典學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蘇拉(Sura)和龐本地它(Pumbedita)兩個城市。
蘇拉的經典學校為阿巴阿瑞哈(Abba Arikha)於西元219年所建,他曾經在猶大哈納西門下學習,因而最後在蘇拉的經典學校教導猶太人研讀《密須那》。龐本地它的經典學校也教授相同的課程。猶太教的信仰傳統因此得以延續下去。
雖然時代變遷,猶太人的生活環境物換星移,但是拉比們對於《陀拉》和《密須那》的詮釋工作仍然不斷的進行。
到了西元四世紀左右,拉比們將註解《密須那》、已經累積好幾代的口授資料整理編纂,集結成《格馬拉》(Gemara),意為「補編」,而《密須那》和《格馬拉》的結合便形成所謂的《它穆德》(Talmud),意為「教誨」。《它穆德》猶太經典的總集,裡頭除了包含最原始的《陀拉》經典外,更匯集歷代拉比們對於律法、倫理道德、傳統、神話故事等的群體討論。
因為信仰中心的差異及偏重,有兩部《它穆德》先後出現:《耶路撒冷它穆德》(Jerusalem Talmud-約西元400年)和《巴比倫它穆德》(Babylonian Talmud,約公元500年)。這兩部《它穆德》的語言、風格、討論重點等各有所不同,但是因為《巴比倫它穆德》的內容多而較完整,因此當兩部經典的記載不一致時,拉比們大多會依據《巴比倫它穆德》做裁決,不過隨著1947年以色列的建國,《耶路撒冷它穆德》再次受到正統猶太教的重視。
隨著《它穆德》的完成,身為經典校長和教師的拉比們,所擁有的權威更進一步獲得確立。許多散居在各地的猶太人,在日常生活上遭遇特殊問題,而在經典上找不到根據或不能確定答案時,他們便會寫信給這些拉比們,請求解答。這些拉比們就根據《它穆德》或歷代拉比的註解意見,對於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判決,得出結果後回函告知。
這樣你來我往的書信,便形成一種獨特的猶太律法文學──《問答集》(Responsa)。《問答集》的內容廣泛,包括儀式、節慶、倫理道德、貿易、政治、繳稅、哲學、幾何、歷史、地理等各類問題。
大致說來,猶太教的拉比們可以分為幾個傳承階段,而每個階段的拉比都有其不同的稱呼。如第一至三世紀的拉比,稱為譚那(tanna,複數為tannaim),他們的主要成就以《密須那》為代表。第四至六世紀的拉比,稱為阿摩拉(amora,複數為amoraim),其主要的任務是翻譯和詮釋《密須那》,並且完成最後《它穆德》這部猶太經典總集的編訂。
此外,他們也協助解答當代散居各地的猶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見的問題,以及強化猶太人對於《陀拉》的研讀。第六世紀居住在巴比倫的拉比,特別稱為薩弗拉(savora,複數為savoraim),他們的名字意思就是「解經者」,是《格馬拉》的集體作者。第六至十一世紀的拉比,統稱為高昂(gaon,複數為geonim),意為「卓越者」,他們一如前代的拉比們,是經典學校的校長和教師,也是社群的領導人,對於宗教律法和生活事務擁有絕對的詮釋權,為當代猶太人所崇敬。
⭐拉比猶太教與異教
隨著基督教勢力的擴張和君士坦丁大帝的改信基督教,相對地也為當地的猶太人帶來許多的威脅,例如當時法令禁止基督徒和猶太人結婚,猶太人不能擔任公職甚至和他們同桌吃飯,此外,基督教統治者也在猶太人的聖地──耶路撒冷和伯利恆等地開始興建教堂。這一系列的行動助長了基督徒的反猶情緒,並且延續至整個中古世紀。
另一方面,伊斯蘭教的出現,也對猶太人的生活產生相當的影響。當穆罕默德於西元七世紀創立伊斯蘭教後,伴而隨之的是伊斯蘭帝國──烏瑪亞(Umayyad)和阿巴西(Abbasid)王朝的出現,猶太人所居住的巴格達等地,也在其統治範圍內。他們和猶太人簽訂合約(如西元637年的奧馬爾條約),給予猶太人高度的宗教自由,讓他們成立自治區,只要每年固定繳稅給統治者,並且沒有叛亂的舉動,當局並不會輕易地干涉他們的自治,但其中也有諸多限制,如他們所蓋的會堂不能高於清真寺,或不能公開進行宗教儀式等。
此外,在羅馬帝國時期,猶太人已在北非的突尼西亞(Tunisia)居住,當時他們的日子不太好過,基督徒對他們的偏見即在此時埋下種子,就像在突尼西亞出生的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西元160-225)在其著作《反猶太人》(Adversus Judaeorum)提到的:「他們是逃亡者和流浪者,因為藐視耶穌基督的救恩,以致於被神懲罰而散居各地。」
西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此地,猶太人反而在伊斯蘭帝國統治下獲得更好的待遇,如可以自由進行商業貿易,設立經典學校等。當時散居在摩洛哥、埃及、葉門、德國、西班牙等地的猶太人,他們的境遇不同,端視當地是基督教區或伊斯蘭教區而定。
⭐結語
綜觀中古時期的猶太人,大多居住在環地中海一帶,以巴比倫和巴勒斯坦為信仰中心,藉著拉比的經典詮釋和權威領導,得以延續他們的傳統信仰。可是,因為宗教信仰的差異和現實利益的衝突,也造成基督徒對於猶太人的偏見和敵視。相形之下,猶太人反而在伊斯蘭帝國的統治下獲得較好的待遇。對照今日猶太人和穆斯林的暴力相待,這樣的後續發展結果是當時人很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