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玩家俱樂部
|
突尼西亞簡史-先讀為快,發表在新書[走入大絲路北非段-突尼西亞世界遺產紀行]出版之前
2011年突尼斯一名失業擺地攤為生的青年波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以自焚抗議官員的欺壓,旋即引發大規模示威暴動,一個月後執政23年的班阿里辭職流亡沙烏地阿拉伯,逝世於2019年9月。
這一波起自突尼西亞的革命浪潮,以年輕人為主力,借助網際網路強大的傳播力量,迅速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舉行民主選舉,確立政教分離的世俗體制,是浪潮過後唯一達成基本民主轉型的國家。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2019年公布的新聞自由指數,突尼西亞排名全球第72,是阿拉伯世界的最佳名次。
------
百萬年前直立人穿越撒哈拉沙漠來到北非地中海岸邊,接著再遷徙到全世界。突尼西亞西北部卡夫(El Kef)出土的人骨來自20萬年前,是世界最早的直立人聚落遺跡之一。四萬年前尼安德塔人遷入馬格里布j,一萬年前再被一支新文明取代,以骨頭、石頭製作的精細箭頭、刀刃等工具與裝飾品,在突尼西亞中部的綠洲城市加夫薩(Gafsa;羅馬名Capsa)出土,稱為卡普薩文化(Capsian Culture)。
柏柏人在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即已定居馬格里布,柏柏(Berber)是四世紀才出現的名稱,源自希臘文的「外國人」一詞;柏柏人自稱阿馬齊格(Amazigh),意為「高尚的人」,屬於歐亞混血人種,來自中東與南歐,與非洲其他的原住民族沒有血緣關係。柏柏語則屬於亞非語系,西元前五世紀發明拼音字母,至今仍有六種超過200萬人使用的主要柏柏方言。
新石器時代的農耕革命7000年前從肥沃月灣傳入尼羅河流域,發展出大型的農業聚落,隨後馬格里布的柏柏人也進入農牧並行的時代,開始製作陶器、織布。西元前2000年使用金屬的技術自西西里島傳入,突尼西亞進入銅器時代。前1300年腓尼基人開始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航行中繼站及商業據點,馬匹也被引進北非;前1100年柏柏人已成為北非的霸主,人口達百萬之眾,腓尼基人也開始在突尼西亞落腳。
前七世紀腓尼基人在今突尼西亞建立的殖民地獨立為迦太基帝國(650–146 BC),這是一個腓尼基人與柏柏人融合的國家,使用腓尼基語和柏柏語衍生出的普尼克語(Punic),並逐漸擴張成西地中海的強權,把伊比利半島南部與義大利各大島納入版圖,不斷與北方的羅馬共和國發生衝突。前三世紀今摩洛哥一帶建立起一個柏柏部落王國茅利坦尼亞(Mauretania),接著又有兩支部族在今阿爾及利亞北部建立了努米底亞王國(Numidia; 202–46 BC)。柏柏王國夾在迦太基與羅馬兩強之間,既加盟迦太基對抗羅馬,又競相聯合羅馬互爭地盤。
前三世紀迦太基名將漢尼拔三度擊潰羅馬大軍,他的姊夫就是努米底亞國王。前二世紀羅馬帝國攻陷迦太基城,取代迦太基的霸權,茅利坦尼亞王國在前33年成為羅馬屬國,西元44年再劃為茅利坦尼亞亭吉塔那(Mauretania Tingitana)羅馬行省。四世紀末羅馬分裂為東西兩帝國,429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汪達爾人(Vandals)渡過直布羅陀海峽,終結了西羅馬帝國在北非的統治,以迦太基為首都建立起延續百年的汪達爾王國。拜占庭帝國的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經過多年征戰才在535年重新奪回北非。
四世紀開始基督教逐漸成為羅馬帝國的主流宗教,而馬格里布早在二世紀已是重要的基督教信仰中心,以迦太基城為重鎮,大部分柏柏人都轉化為基督徒,尤太教也隨著避難的尤太人傳入。此一時期馬格里布神學家輩出,為基督教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教皇維篤一世(Victor I, 189–99)、羅馬皇帝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 193–211)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神學家之一聖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都是柏柏人。
七世紀末來自阿拉伯半島的歐馬雅哈里發(Umayyad Caliphate; 661–750)取代了拜占庭帝國在馬格里布的地位,五個多世紀的基督教時代告終,馬格里布展開伊斯蘭化。哈里發以突尼西亞的開羅安(Kairouan)作為阿非利加k首府,初期柏柏人與征服者關係尚佳,但阿拉伯人並未平等對待柏柏人,為了籌措進攻拜占庭的軍費不斷橫徵暴斂,使柏柏人的不滿日深。740年哈里發渡海攻打西西里,柏柏人乘機起兵反叛,阿拉伯兵敗如山倒,直到埃及總督親自帶兵來救才勉強守住開羅安。四年的柏柏反抗戰爭過後,多個大小部落聯合王國獨立,哈里發的勢力被驅逐到阿爾及利亞以東。
750年歐馬雅哈里發被阿拔斯哈里發(Abbasid Caliphate; 750–1517)推翻,易卜拉欣一世(Ibrahim I ibn al-Aghlab)立有戰功而自請受封為阿非利加大公,建立阿格拉比王朝(Aghlabid dynasty; 800–909),定期向巴格達進貢,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首都開羅安成為整個馬格里布的文化及信仰中心,遜尼派的馬利基(Maliki)法學派傳入奠基,成為今日非洲伊斯蘭國家的主流。831年阿格拉比攻佔西西里島,島上的穆斯林政權後來自行獨立,持續統治到11世紀中。
一支什葉派勢力10世紀初在今突尼西亞與阿爾及利亞東部一帶崛起,號稱是先知穆罕默德女兒法蒂瑪一系的聖裔,結合柏柏部族反抗阿拔斯哈里發,909年攻陷開羅安自立為法蒂瑪哈里發(Fatimid Caliphate; 909–1171),初期以今突尼西亞為根據地,973年征服埃及後遷都開羅,馬格里布由柏柏屬國齊瑞王朝(Zirid dynasty; 972–1148)統領,西半部再獨立為漢馬德王朝(Hammadid dynasty; 1014–1152)。不久後馬格里布的兩個柏柏政權先後回歸遜尼派,重新宣示效忠阿拔斯哈里發,於是開羅派遣阿拉伯巴努希萊(Banu Hilal)遊牧部族前來征討,於1057年攻克開羅安。除了廣泛的混亂與破壞,巴努希萊也為馬格里布帶來遊牧的生活型態以及鄉村地區的阿拉伯化。齊瑞王朝敗退到沿海地帶,首都遷至馬哈迪亞(Mahdia)後偏安近一個世紀,突尼西亞再遭到西西里王國渡海入侵,經歷短暫的基督徒統治(1148–1160)。
亞特拉斯山區的柏柏部族追隨柏柏神學家伊本圖馬特(Ibn Tumart; 1080–1130)發起的宗教及政治革命,推翻摩洛哥王朝建立穆哈德哈里發(Almohad Caliphate; 1121–1269),1160年統一馬格里布,1172年再拿下伊比利半島南部的安達魯斯(Al-Andalus),成為歷史上唯一全面統治馬格里布的柏柏原住民政權。13世紀穆哈德哈里發被摩洛哥的馬林王朝(Marinid dynasty; 1244–1465)取代,阿非利加部分則由前任穆哈德總督獨立為哈夫斯王朝 (Hafsid dynasty; 1230–1574)統理,建都突尼斯。隨著對歐洲貿易漸趨興盛,攻擊基督徒船隻的巴巴里海盜l也日益猖獗,1390年熱那亞因飽受突尼西亞海盜騷擾而聯合法國對馬哈迪亞發動十字軍遠征,史稱巴巴里十字軍,以雙方簽訂和約告終。16世紀鄂圖曼帝國與西班牙爭奪突尼西亞,突尼斯多次在兩強間易手,1535年突尼西亞淪為西班牙屬國,1574年被鄂圖曼併吞。
16至17世紀鄂圖曼帝國取得摩洛哥以東的馬格里布,初期派任總督直接駐軍治理,1613年得到軍人支持的穆拉德(Murad I)繼位世襲的貝伊m,受命君士坦丁堡進行治理,主要任務是收稅與維持秩序。1705年兼具土耳其與柏柏血統的胡塞因伊本阿里 (Husayn ibn Ali; 1669–1740)自立為貝伊,雖然名義上仍奉鄂圖曼蘇丹之名,但實際上已是獨立政權,馬利基法學派再度恢復為正統。
由於鄂圖曼授權柏柏人進行海上私掠(privateer),海盜與歐洲人奴隸市場大盛,成為19世紀歐洲列強入侵的口實,阿爾及利亞(1830)、突尼西亞(1881)與摩洛哥(1912)陸續淪為法國的殖民地。二戰結束後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馬格里布三國力行阿拉伯化以削弱法國文化的主導,不過法語至今依然是僅次於阿拉伯語的主要語言,法國也擁有僅次於馬格里布的第二大柏柏人口。1956年3月突尼西亞率先脫離法國獨立,次年7月廢除王室建立共和國,領導獨立運動的布爾吉巴(Habib Bourguiba)當選首任總統,掌權至1987年才被他的總理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發動政變取而代之。
2011年突尼斯一名失業擺地攤為生的青年波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以自焚抗議官員的欺壓,旋即引發大規模示威暴動,一個月後執政23年的班阿里辭職流亡國外。這一波起自突尼西亞的革命浪潮,以年輕人為主力,借助網際網路強大的傳播力量,迅速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舉行民主選舉,確立政教分離的世俗體制,是浪潮過後唯一達成基本民主轉型的國家。根據無國界記者組織2019年公布的新聞自由指數,突尼西亞排名全球第72,是阿拉伯世界的最佳名次。
突尼西亞-迦太基、柏柏建築、撒哈拉經典10日
出發日:10/09、11/11(洪丞)
2024.10.25
蔡業聖-突尼西亞迦太基古文明15日(確定出發)
2024.11.24
陳冠州-突尼西亞迦太基世界遺產15日(火星帳篷、確定出發)
2025.1.23
陳冠州-突尼西亞迦太基世界遺產15日(火星帳篷)
行程特色:
✅深度導覽世界遺產
✅迦太基風情、羅馬風情、伊斯蘭風情、沙漠與綠洲風情、地中海風情
- 老夫子 旅遊Blog
- Login to post comments
- 4191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