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玩家俱樂部
|
基督教與猶太教/張榜奎
猶太教
猶太教大約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後來的基督教是從猶太教分裂出來,基督徒將猶太人的經典納入他們的聖經,稱之為舊約。回教徒則將聖經時期的偉人併入他們的宗教史,這三個宗教同樣都是起源於古猶太教的一神論。
一神論起源於亞伯拉罕,他大概是西元前兩千多年的人物,但是歷史學家卻一直未能找到他存在的證據。猶太人認為他們是從亞伯拉罕一路傳下撒拉、以撒、雅各的正統。回教則認為穆罕莫德是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的嫡傳子孫。
哈斯摩尼安王朝
西元前143年,西蒙瑪貝克率領猶太人恢復獨立,猶太人因此推舉他為「第二次猶太人聯邦」的將軍,以及最高祭司,並立法規定他的哈斯摩尼安家族為世襲的祭司,實施神權制度。這是「閃族」(一般也有人稱為「閃米族」)社會傳統的一個特性,他們一向把屬靈的觀念,與世俗的權力緊密的結合,在家族中如此,在國家也是一樣,他們只有神,沒有君主。
到了西元前78年,經過哈斯摩尼安家族兩代在外交與軍事的努力,他們的疆土已經拓展得像所羅門時代一樣的廣大,並且讓所有臣服的人民接受猶太教以及割禮。可是安逸會讓人失去雄心,不肖的子孫也只想坐享其成,哈斯摩尼安的家族也經逐漸失去了對宗教的熱情,一直要到沙樂美女王時才逐漸轉變。不幸的是當她還在位的時候,她的二個兒子已經為了繼承的問題,而開始打得不可開交,骨肉相殘奮不可當。
西元前63年,龐培率領羅馬大軍來襲,龐培利用猶太人虔誠的信仰,知道安息日他們不會戰鬥而將其擊敗,獨立的猶太君主國也因此而結束,猶太地區從此成為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一部份。
希律大王Herod The Great
到了西元前43年,希律被安東尼和屋大維任命為猶太國王,猶太便進入歷史上最有聲有色的統治時期。希律並不是猶太人,對猶太人也沒有什麼感情,只是他的祖父安提柏曾任伊杜馬亞總督,並且皈依了猶太教而和猶太人有了淵源。據書上的形容說:「希臘時期有一大堆有知識而無道德、有能力而無顧忌、有勇氣而無忠貞的人。而希律就是這種人的最佳典型。」
希律以獨裁命令壓制爭取自由的暴亂,以希臘建築雕刻美化其都城,他擴張領土使國內繁榮,但是他的成就通通是靠著狡計而騙來的,很少動用武力征服。他在位40年,成功的讓猶太王國不受外力侵擾。根據聖經的說法,他殘殺了伯利恆無數的新生嬰兒,只是為了防止耶穌誕生。其實他隨便結婚,而且為了避免子女篡位,他還殺了自己的妻子馬莉安納還有三個兒子,而其他的子女也陸續都背叛了他。
希律大王還非常能言善道,以致於所有想在安東尼、克利奧佩脫拉、或屋大維前面中傷他的人都說不過他,或者說是行賄的手段比不上這個傢伙,總之每一次危機都為他帶來權力與土地。奧古斯都說:「他統治那麼一個小的國家,真是大才小用。」他在西元前4年去世,死時年69歲,為他的全體國民所唾棄。批評者說:「他竊取王位像一隻狐狸,統治像一隻老虎,死時像一條狗。」
猶太人的聖殿與哭牆
希律王不是猶太人,也不信仰猶太教,自然希望在國內尋求文化的統一。他大量的引用希臘人,更引進希臘式的建築而使猶太人民大為吃驚,又說五百年前由Zenubbabel所建的聖殿太小,因此他不顧人民的恐懼和反對拆掉了舊建築,但是出乎所有人民的意料,他竟然建立了一個氣象萬千的新聖殿。
新聖殿建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Moriah山上,包含有許多科林斯式三人合抱的大理石圓柱,中間帷幕後面是空無一物的至聖所,只有大祭司,也就是國王,能在每年的贖罪日踏上一次。
新聖殿週邊不但有許多的廊柱或房間,供老師學生集會,更設有換錢的攤位,讓來自各地的民眾換取可以在聖殿中供奉的錢幣,因此聖殿本身也就成為猶太人的國家銀行,甚至還有販售牲畜的攤位,客人可以購買作為祭拜用的犧牲。希律就像一個精明的商人,企業化的經營了這個新聖殿,事實也證明他的成功。
這個歷史性的大建築,單是主結構,希律王便蓋了8年才完成,其後的裝飾又花了80年的時間。這個巨大的廟宇被列為奧古斯都時代世界上最不平凡的事務之一,猶太人反而因此而覺得了不起,沾沾自喜的認為這個聖殿榮耀了整個的猶太民族,他們一掃先前對希律王的不滿,更因為聖殿的富麗堂皇而接受了那些來自異族的科林斯列柱。
在猶太人看來,羅馬的統治不過是魔鬼暫時的勝利,上帝終將自己,或派他的代表或派他的兒子,即「彌賽亞」或「基督」來拯救他們,解放以色列。
希律王死後,猶太民族主義者宣佈反對羅馬指定的繼承者--希臘人「亞基老」。結果亞基老便屠殺了無數人。猶太人因此前往羅馬,請求奧古斯都皇帝取消猶太王國,最後亞基老終於被免職,猶太也被降級改為二級行省,受敘利亞總督之統轄。
可是當年的羅馬公民都是唯利是圖的人,他們所選舉的歷任首長都是無能或無賴的傢伙,繼任而來的佛羅拉斯一樣橫徵暴斂。西元68年,終於引起了猶太人的暴亂,最後並演變成革命。
其中一個猶太人祭司約瑟法斯,才華橫溢,幹勁十足,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卻向羅馬投降,還帶領臺塔斯的部隊前來,並指導他們如何圍攻耶路撒冷。這一場戰爭終於促成猶太人為時已晚,卻又無比堅強的團結。猶太人武裝了所有能武裝的人,並且一兵一卒的誓死奮戰。被激怒的羅馬軍團在獲勝後,遂將整個城市焚毀,新蓋的聖殿瞬即化為熊熊烈火,只剩下一堵哭牆見證猶太人悲慘的命運。約瑟法斯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有名的猶太史學家。
這一場戰爭猶太人死了120萬,另外的100萬人四散逃亡或淪為奴隸,從此以後猶太人從地中海加速向各地佈散,也造成了今天猶太人散居世界各處的事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有以色列這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
聖殿的毀滅,實質而言,就是叛亂終止,與猶太國滅亡的象徵,當地的猶太人已寥寥無幾,大祭司與長老大會被強迫取消。猶太教便改變形式成為沒有中央寺廟、沒有最高祭司、也沒有獻祭儀式的宗教,直到今天。
其後猶太人仍力圖振作,與非猶太人互相屠殺,他們期待一個彌賽亞能帶領他們獲得勝利,並率領他們回到耶路撒冷。西元132年,哈德連皇帝決心要消滅猶太人復原的能力,不但從此禁止割禮,還嚴禁猶太人舉行任何儀式。而且猶太人都要交很重的新人頭稅,每年只准許一天讓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他們在那一天可以走到頹圮的聖殿之前痛哭。
對猶太人而言,宗教是他們的法律,也等於是國家,更是希望的根源。他們認為他們的宗教如果被時代洪流沖走了,就等於滅亡。因此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的仇恨,使這個小國幾千年來一直陷入種族鬥爭、政治動亂、及定期戰爭的泥淖。
歷史上,直到我們這個時代,從來沒有一個民族像猶太人一樣,數千年來一直為爭取自己的自由而如此以寡敵眾,不屈不撓的奮戰。
今天,歐洲到處都還有為數眾多的猶太人,若能了解了猶太人與猶太教,相信對將來到歐洲旅行時會有很大的幫助。
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分裂
基督教原本是耶穌基督在猶太社會裡面建立的一種信仰,嚴格的說基督教應該只是一個猶太教的改革派,基督教創教的時候和猶太教徒雜居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分別。
公元62年,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因為相信聖經上所說的世界末日即將來臨,所以對政治一點都不關心。他們一起搬家離開了耶路撒冷,定居在約旦河對岸一個信奉異教,而且政治態度是傾向於羅馬的佩拉Pella城。
從那時候開始,猶太教與基督教便開始脫離了。猶太人指責基督徒的叛逆與懦弱,而基督徒卻對臺塔斯皇帝拆毀聖殿而感到興奮不已,因為基督的預言果然應驗。這兩派的仇恨,使雙方更堅定自己的信仰,而且兩教派之間也越走越遠。
彼得
彼得是耶穌基督的使徒,原來叫做西門,耶穌給了他彼得這個名字,希臘文「Petros」意思是「盤石」。彼得在成為使徒之前,曾經和兄弟安德列在格尼撒勒湖、和加利利海捕魚為生。結婚以後便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四處傳道,他和兄弟安德列受到耶穌召喚後,便捨去了一切追隨耶穌,他還有兩位伙伴,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
彼得一直跟隨著耶穌,直到耶穌被捕以後,才棄耶穌而去。當耶穌受審的時候,彼得也正如耶穌的預言三次不認祂。但因為他是最先目睹耶穌復活的使徒,在耶穌離開後,便負起了耶路撒冷教會的責任。
彼得大約是在公元42年左右,正好尼祿在當皇帝的時期到達羅馬,並成為建立教會的重要角色。西元64年,他與基督教另外一位同等重要的創教使徒保羅同為福音殉道而死。據記載:「彼得是被倒釘十字架而死,因為他自己要求如此」。或許他希望加速自己的死亡,但虔誠的信徒則傳說,那是因為他自己認為不配與基督一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緣故。
他的妻子同時被殺,彼得親眼見到她受害以後才被釘死。死後葬在尼祿競技場旁邊,也就是他受難的地方,後來聖彼得大教堂就建在這裡,並一直珍藏他的遺骨。說得再清楚一點就是:聖彼得大教堂的建地,原來是尼祿競技場的原址,也就是彼得埋葬的地方。
所謂的尼祿競技場,並不是一個圓形競技場,而是和目前遺址仍然保留的至大競技場Circo Massimo相當的一個地方,是長形的賽馬場地,它的長度涵蓋了現在整個的聖彼得廣場,以及聖彼得大教堂,甚至還要更長一點。
尼祿競技場拆掉了以後,西元324年君士坦丁開始在聖彼得被埋葬的地方建了一個長方形的教堂紀念他。到了1506年教皇朱利亞斯二世Julius II下令拆除改建,同時為了籌措改建的經費而販賣贖罪卷,引起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運動,最後由米開朗基羅收尾完工,目前的型制落成於西元1626年,內部巴洛克式裝飾及外部圓形長廊則由貝尼尼設計,完工於1667年。
聖保羅San Paolo
聖保羅在基督教歷史裡,與聖彼得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直到中世紀,主流的基督教派仍然將保羅當作是一個外人,幾乎沒有為他建立任何教堂,沒有他的雕刻,或用到他的名字。一直要到了15世紀末期,馬丁路德才稱他為宗教改革的聖徒,喀爾文在保羅的書信中,發現預定論的信條Predestinarian creed,到了這個時候保羅才又再被人想起來了。
保羅大約出生在西元2或3年,也就是比耶穌小了2、3歲。他的父母親都是猶太人,受完良好教育後,本著對猶太教及猶太律法的熱誠,到處去迫害基督徒。一直要到基督讓他失明,並且指示他去尋找基督徒再讓他恢復視力以後,他才衷心的相信耶穌而變成教會最有力的宣道者。
中國天主教通常都將保羅翻譯為保祿。他原來的名字叫做掃祿,皈化基督以後才改為保羅,意思是「微不足道的人」。因為他從前曾與基督信徒為敵,自己感覺慚愧渺小而虛心改過。
聖保羅的第一次佈道旅行約在西元45-47年,他到賽浦路斯及帕佛、龐菲力亞、別加等地到處宣揚基督的福音。最後到了敘利亞的安提阿,在那裡保羅他們遇上了基督教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原來在耶路撒冷的一些基督徒,聽說保羅接受了外邦人信教而且並未要求他們接受割禮,便覺得違反了他們最重要的教義。因為割禮不僅是潔淨的儀式,而且還是象徵古猶太民族與神所立的約定,因此便派了密使去見保羅。
保羅知道,如果接受耶路撒冷密使的說法,一定要讓新加入的信徒實行割禮,那麼基督教將永遠都不可能被外邦人接受。所以他便立刻趕回耶路撒冷與長老們辯護,結果雅各和彼得最後也贊成了保羅的想法。
最後的協議是:只要禁誡偶像的污穢和姦淫,以及勒死的畜生和血,便可以讓外邦人成為基督徒,而不再堅持一定要他們接受割禮。很明顯的保羅是答應以安提阿教會的錢去支持貧窮的耶路撒冷的教會作為條件,才達成這項協議。
保羅所引起的影響,並不明顯得可以讓人馬上發現他的偉大,以及他的先知先覺。除了上面所談到的關於割禮儀式的妥協,他到處所建立的教會,就如同大海中的小島。在羅馬,教會是屬於彼得的,而且一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他們仍然忠於彼得。可是保羅死後才一個世紀,他就幾乎被人遺忘了。
但是當基督教第一代凋零後,許多關於使徒的口頭傳說便逐漸的消失,於是成千的異教信仰,或是對教義一些不同的解釋便開始動搖基督徒的心靈,而這個時候保羅以前所留下來的書信便發揮了強大的力量,這些信件統一了說法也團結了分散的信徒,使基督教成為強而有力的教會。
所以在「新教教義」裡,才會認為保羅超越了彼得。美國之路德會正統派Fundamentalism是基督教基本教義者,源自於1518年,是一個絕對相信聖經記載的教派,他們甚至認為保羅對基督教的貢獻還超越了基督。
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態度
基本上羅馬帝國並沒有一個法定的宗教,他們的宗教思想承襲了希臘的神學觀念,認為天地間充滿了神祇。當時的羅馬人幾乎完全接受希臘諸神,頂多只是改了一個拉丁名稱,或是稍微改編了一些神話故事,民間也把希臘諸神當做是精神上的寄託。因此執政當局把多神的信仰視為理所當然,從來不去干涉人民的宗教事務,對於猶太人相信普天之下只有上帝一個真神的說法,也沒有想過要加以禁止。
但是當基督教承襲了猶太教的宗教觀念,便變得和政治有所牴觸。因為任何一個羅馬公民在成人以後,都必須先服完十年的兵役,等除完役才可以獲得公民的資格,而羅馬帝國疆域是如此的龐大,收服的蠻族並不可靠,因此能服役的人口就變得十分珍貴。
問題是猶太教的教義明白的規定不得殺人,所以基督徒便拒絕服兵役,執政當局便和教徒發生嚴重的對立。政府的立場是只要男性成人願意服役便不會有意見,但是基督徒卻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最後政府只好禁止人們參加和國家政策牴觸的宗教。
可是羅馬政府嚴苛的規定並無法禁絕民間的信仰,官員為了辨識信徒,甚至在地上畫了耶穌的像,只要拒絕踩過耶穌臉部的百姓一律加以逮捕。對於被捕以後仍然堅持基督信仰的人,則加以嚴重的處分,甚至送到競技場和猛獸搏鬥以儆效尤。事實上被送到競技場的基督徒人數並不太多,但是視覺效果卻讓人印象深刻。其餘的信徒只好紛紛走避到偏遠的地方,甚至跑到埃及的沙漠裡面建立修道院過者清苦的生活。
君士坦丁大帝Costantino I西元308年至337年
西元312年,君士坦丁與馬克希米安之子馬森提屋斯發生了戰爭。據君士坦丁在米蘭說:就在決戰前一天,在羅馬北面的臺伯河當兩軍對峙的時候。他在河邊看到了一個發光的十字架浮現在空中,上面還用希臘文字寫著:en toutoi nika-「勝利在這個標記中」。第二天他又說他在夢中聽見了一個聲音,那個聲音命令他將兵士的盾上畫上一個「X」,中間再穿過一條直線然後彎到上面,這就是基督的記號。
在此之前羅馬帝國一直反對百姓信仰基督教,但是接受基督信仰的人卻越來越多,君士坦丁當然需要群眾的支持,更需要有堅定信仰的人為他打仗。因此他就帶著這個軍旗上戰場,不但號召了眾多的基督徒,並且果然打了勝仗,這個符號後來就成了後期羅馬的軍旗。
從此君士坦丁與基督徒們共生死共患難,他軍中的教徒也越來越多,他也召回已經被放逐的基督徒,並且恢復他們的權利與財產。一方面宣佈宗教自由,同時也乾脆表明自己就是基督徒,種種措施造成了宗教史上的轉捩點,讓基督教得以欣欣向榮的發展。
政治宗教的關係
中國人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向而已。」當皇帝都承認自己信仰了基督,原本信徒就不少的基督教很快的就成為唯一的宗教。當年耶穌臨死前親口託付使徒彼得,耶穌對彼得說:「你在地上綑綁的,我在天上也必將之綑綁。你在地上釋放的,在天上也將獲得釋放」彼得就成了第一任的教宗。彼得的繼任者也被所有的基督徒看成是基督在世間的代表,教宗因此擁有了無上的權威。
耶穌也曾經對他的追隨者說:「你們要服從權威,因為所有的權柄,都是天父所給予。」因此後人相信君權來自神授,皇帝們更希望能獲得教宗的加冕,以顯示自己權位的合法。同時當教宗無法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的時候,也需要世俗武力的保護,因此政治宗教的關係非常複雜,在歷史上便往往糾纏不清。
三位一體
西元318年,一位埃及執事阿來亞斯Arius,提出了一個有關基督神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立刻就震驚了整個基督教世界。
據阿來亞斯從邏輯的推論來說:基督與造物者並非是同一個人才對,應該說祂是「道」,是所有受造之物的首生者及最高者;因為假如「上帝之子」是由「天父」所生,那他們之間一定有一個時間差,所以「上帝之子」不可能與「天父」永遠同在。再說如果基督是受造的,那必定是從無中生有,不可能就是「天父」的實體,所以基督與「天父」並不是「同體」。「聖靈」應該是由「道」所產生的,而非與「道」等同。
對教會來說,聖父與聖子是「同體」,並不是僅僅於相似的問題而已,無論在神學或政治上都是極為重要的理論。如果基督不是上帝,那麼基督教所標榜的「一神論」將會站不住腳,整個基督教義就將瓦解;如果讓這個問題繼續存在,並造成教會的派系分別,那麼信仰的混亂就會毀滅教會的團結與權勢,因而教會協助國家的價值也就消失了。
當這個爭論一傳開以後,東希臘的教徒也激動起來,於是君士坦丁大帝為了解決爭論的問題,便於西元325年在他的首都尼科米底亞附近,一個叫做尼西亞的城市召開一次大公會議,同時邀請了318個來自歐洲各地的主教參加。
阿來亞斯一再強調他的觀點:基督是受造者,與聖父並非同等,只是「因為他們的關係而有神性」。但聰明的質問者卻逼得他也不得不承認:假如基督是受造者,並有個開端,那他必會改變;假如基督可以改變,就可能由善變惡。據說阿來亞斯回答得非常有邏輯,但矛與盾的問題卻使他自毀立場。
如果基督與聖靈不是與聖父同質,多神論就將獲勝。而基督教認為:將一個上帝想像成3個不同身分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是「三位一體」的奧秘。
君士坦丁是第一位基督徒皇帝,這個會議使得基督徒在基本信仰上取得一致的結論,也使得中古世紀的教會開始有Catholic的名稱,我們翻譯成天主教,同時又讓基督教代替異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
定都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從前叫做拜占庭Byzantium,是公元前657年希臘移民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邊所建立的一個城市。Byzantium這個名字在君士坦丁之前便已經聞名了一千年,並且在西方文明與藝術上,已經有很重要的歷史地位。
大公會議的前一年,也就是西元324年的十一月,君士坦丁帶著隨從人員、工程人員、及神職教士越過附近的山嶺,劃定新首都的地界。眾人都為了範圍之廣大而不可置信,君士坦丁卻說:「我會一直前進,直到走在我前面的,不可知的上帝停下來為止。」
君士坦丁將拜占庭從廢墟中重建為一座新的城市,並於西元330年5月11日正式將此地定為首都,稱為新羅馬,後人則以他的名字稱之為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正式成立。其後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君士坦丁堡便成為西方世界最富有、最文明、也最美麗的城市。
基督教大分裂Great Eastern Schism
有很多的歷史學家認為基督教的分裂自1054年開始,其實在更早以前基督教就有了分裂的跡象。而分裂的原因則牽涉到雙方在政治、文化、經濟、社會、乃至於神學見解方面巨大的差異。
在第十世紀以前,位於西方的歐洲一直不斷的受到蠻族的入侵,而在東方的拜占庭則面臨了回教勢力的興起。再加上雙方各自使用拉丁文、希臘文閱讀與交談,並且又強烈堅持不使用對方的語言,所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雙方甚至連溝通的橋樑都無法建立,因此政治上的統一成為不可能的夢想。
但是分裂的真正導火線只是為了「Filioque」一個字,從句子的翻譯來說,這一個字代表的意義是:「與子」,或是「與聖子」,或是「與神的兒子」。
從第五世紀開始,西班牙出現了「過繼主義派」,這一派的人理性的認為處女根本不可能生小孩,因此基督一定是過繼領養的,並非神真正的兒子。為了駁斥這一種說法,辯護者便將「Filioque」這個字,加入到西元325年為了「三位一體」而召開的尼西亞大公會議的結論「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裡面,成為:「…….我們信仰聖靈、主、生命的賜與者,他來自天父與聖子(Filioque)。…….」羅馬教廷認可這一個加上去的單字,君士坦丁堡方面卻認為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西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接受教宗的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但是不被拜占庭承認,查理曼的宮廷神學家便依據君士坦丁堡拒絕將「Filioque」加入信經的事實,而將君士坦丁堡判定為異端。對此君士坦丁堡嗤之以鼻,但也加深了雙方的鴻溝。1009年,羅馬教會公告將「Filioque」加入為禱告信仰的主要句子,拜占庭的反應則是將羅馬教宗的名字在主教長名冊上除名。
十字軍東征原來是號召信徒保護君士坦丁堡教廷與耶路撒冷,但是一開始便和君士坦丁堡發生摩擦,第四次的東征更直接攻陷君士坦丁堡,並且加以大肆掠奪,從此基督教的宗教世界正式分裂成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要了解歐洲各國的歷史,「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為從西元800年開始一直到1804年拿破崙自己加冕稱帝,迫得末代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的法蘭茲二世Franz II於1805年自動將皇冠拿下,改稱為哈布斯堡王朝的法蘭茲一世Franz I為止。整整一千零五年的期間,歐洲所有的權貴通通在幻想著有朝一日能當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甚至有的歷史學家還認為,為了爭這個大位所引起的戰爭以及死亡的人數,可能超過人類其他戰爭的總合。
西元713年,法國梅洛芬王朝宮相丕平二世去世的時候,法蘭克王國的紛亂已經達到了極點。最後還是靠他的私生子鐵鎚查理Charles Martel,在717年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統一了整個的法蘭克。鐵鎚查理並且於732年在普瓦提耶附近打敗了從西班牙入侵的回教徒,對整個世界歷史來說,這更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役,否則歐洲世界從此將改為回教的信仰。鐵鎚查理也因而受到一致的擁戴,儼然成為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
其後鐵鎚查理的兒子矮子丕平建立新的卡洛琳王朝,而矮子丕平的兒子查理一世更是功勳蓋世,他除了打下了大片的江山,還幫教皇利奧三世Leo III平定了倫巴底(現在義大利米蘭這一帶地區)的反叛以及羅馬的動亂,並且將倫巴底這一塊地方獻給教皇。
利奧三世一方面基於感激之情,另方面更需要世俗武力的保護。於是在西元八百年的聖誕夜,當查理一世正在梵蒂岡聖彼得教堂的聖壇前祈禱的時候,利奧三世突然以皇冠加在他的頭上,會眾並且以古羅馬的儀式三呼萬歲,從此查理一世就成為了「奧古斯都查理,羅馬人的皇帝」。此後在西方除非經過教皇的任命,任何人都無法自稱為皇帝。
到了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時代,查理曼帝國一分為東法蘭克、西法蘭克以及南北縱長的中法蘭克。互相征伐的結果,查理分到西法蘭克為今日法國的前身,路易分到的東法蘭克演變成今日的德國,而羅泰爾的中法蘭克的南部地區則是今日義大利。
「神聖羅馬帝國」的「神聖」一詞,要到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間(1152-90),才加上這兩個字,他覺得這兩個字讓他的帝位顯得更有尊嚴、更了不起。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一千年來不論是選舉產生或是世襲傳給子孫,總之紛紛擾擾的一直延續下去,到拿破崙崛起才終於結束。
新教與舊教的鬥爭
中古世紀,窮苦的平民佔了人口的絕大多數,一般人平日難得溫飽,但是貴族和教士們卻享用了社會上絕大多數的資源,甚至奢華浪費的程度都非常的驚人。
但是隨著教育的慢慢普及,識字人口越來越多,不滿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漲。1403年,35歲的布拉格的大學校長胡斯開始在布拉格的伯利恆教堂傳教,他大力抨擊教會的腐敗,並要求改革,他認為僧俗應該平等,認為人人都應該可以享聖體及聖血。
結果到了1419年,保皇派的市長、議員被抗議的學生從市政府的窗子扔了出去,爆發了由宗教引起的動亂(我不使用宗教革命的字眼,以避免和後來馬丁路德的改革混淆。)歷史上稱之為胡斯戰爭,這個戰爭歷經了17年,而且屢次擊敗羅馬帝國的十字軍,震驚歐洲。
(布拉格在歷史上有兩次著名的「扔出窗外」事件。第二次是發生在1618年,因為哈布斯堡對宗教限制與日俱增,他們制止新教徒興建二座新教教堂,導致皇帝的兩名特使被新教徒拋出布拉格王宮的窗外,事件引發30年戰爭。另外還有近代發生的一次謀殺案。)
西元1506年,教皇朱利亞斯二世Julius II覺得原來教皇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不夠莊嚴氣派,甚至被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給比下去了,於是朱利亞斯二世下令拆除巴西里卡式的舊教堂,並且委託布拉曼鐵Donato Bramante 1444-1514重新設計建造一座真正非凡的大教堂。
為了籌集興建教堂所需的龐大金錢,教皇朱利亞斯二世想出了利用出售贖罪卷的方式來籌措經費。但是這個時候民智漸開,而且教會奢侈腐敗的糜爛生活早已引起民間普遍的不滿,因此反對的聲浪也越來越大。
1517年,日耳曼奧古斯汀教會的馬丁路德又開始推動宗教改革,引起了極大的迴響。反對派的教友成立了路得宗、喀爾文派、英國國教派(聖公會)、以及重洗派,這幾個教派在拒絕承認教宗為最高權力者、強調個人信仰、以及遵奉聖經為最高權威的幾個重點都有相同的見解,因此一起被稱為「更正教」或「新教」Protestantism。台灣將他們翻譯為「基督教」,其實很容易在文意上發生混淆。
結果新教和舊教(天主教)之間,因為信仰的仇恨,以及政治的權利因素,在1546年到1648年間分別爆發了許多次的宗教戰爭,包括奧地利、波西米亞、德國、法國、西班牙通通不能倖免,尤其三十年戰爭製造了無數焦土,許多城市淪為廢墟,有些地方經過百年才慢慢恢復,日耳曼地區分列為數百個城市國家,延後了德國的統一。
基督教的象徵物
基督教大約在西元180年左右,開始出現一些著名的象徵物:
★鴿子-代表靈魂脫離今生的牢獄。
★長生鳥-由死灰中復生;代表復活。
★棕櫚葉-代表勝利。
★橄欖枝-是希望、和平的象徵。(鴿子啣了橄欖枝到諾亞方舟)
★魚-因為希臘字的魚I-ch-th-u-s,正是希臘語:「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是救世主」Iesous Christos theou uios soter的縮寫,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魚的標誌。
由於早期的基督教徒過分重視來生,以致對今世毫不關心。且基督教承襲了猶太人對雕塑的嫌惡,將之與偶像混為一談,同時他們指責雕像與繪畫太過於誇耀裸體,因此當基督教逐漸茁壯,雕塑藝術也就逐漸走下坡。倒是音樂得到很好的發展,因為教會認為音樂本來就可以洗滌人心,尤其因為教堂建築的音響效果,往往發生乘數效應,極為適合音樂的演出,在教會的音樂演奏,往往讓人感動莫名,更因此而堅定了宗教的信仰,所以遺留到現在的宗教音樂真是豐富得不得了。
宗教信仰與共產思想
天堂(宗教)與烏托邦(共產主義)的信仰永遠是天秤的二端。當古典的信仰(宗教)受到破壞,於是在西元前430年,烏托邦(共產主義)激動言論的思想,便在雅典興起。
而到了西元前130年,共產主義開始革命,當這些運動均宣告失敗時,復活的思想則在基督教中達到鼎盛的成功(15世紀捷克也有類似情形,其他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到了18世紀,基督教信仰衰弱了,共產主義又開始抬頭。二者有此起彼伏的相關。
節錄自「帶這本書去歐洲」,張榜奎著,時報出版社。
延伸閱讀:
帶這本書去歐洲
本書共分五個章節:從歷史、宗教的角度切入,另外在歐洲的建築、城堡、教堂及美術方面,告訴你如何去欣賞、去看美麗的建築或美術作品,是旅途中的最佳指南。
- 老夫子 旅遊Blog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 瀏覽次數:1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