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玩家俱樂部
|
[突尼西亞最北]比塞大與伊其果國家公園 unesco
1980年,伊其果國家公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名單,也是突尼西亞境內唯一的自然遺產。地點位於非洲最北角的比塞大西南約24公里處。
伊其果湖和沼澤是上萬種候鳥遷移的主要中繼站;鴨子、鵝、小火鶴等鳥類都在此覓食築巢。在貫穿整個北非的湖泊鏈中,伊其果湖是現存最後一個湖泊。
非洲最北角的比塞大,相較於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非洲最北角則相對較少人知道,在歷史上此地為法軍入侵突尼西亞最早的根據地,也是法軍最晚離開突尼西亞的地點,在1956年法軍與突尼西亞軍隊交戰之激烈,甚至著名的哲學家沙特甚至說道:「我們必須要反省法國在比塞大所做出的暴行」。
比塞大(Bizerte)
比塞大(Bizerte)瀕臨地中海,位於突尼西亞最北端,再往北方約10公里,即可抵達非洲大陸的最北角——白色海角(Cap Blanc)。比塞大是一座港口城市,由外港與南側的比塞大湖區的內港組成 ,兩處之間有比塞大運河(Canal Bizerte)相連。繁忙的漁港、色彩繽紛的小木船、波光粼粼的運河水道、阿拉伯市集、安達魯西亞風格藍白房屋、鄂圖曼堡壘、歐風建築,以及壯觀的跨河鐵橋,共同構築出一幅別具韻味的港都風情畫。
早在西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就在這裡建立了貿易站和軍事崗哨,並首度開鑿連接湖海的渠道,建造了一個安全性高的港口,此處也是布匿克戰爭(Punic War)期間漢尼拔將軍(Hannibal, 247-182 BC)使用的軍港之一;希臘人稱這座港口城市為希波達利圖斯(Hippo Diarrhytos), 意為「被水分隔之地」;西元前146年迦太基滅亡,開始由羅馬控制。由這裡出土的羅馬鑲嵌畫可知,以前這一帶還有富裕人家在湖上建造別墅。 比塞大也是中地中海的咽喉,戰略位置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七世紀阿拉伯征服北非後,改稱為比塞大;鄂圖曼時期,勢力強大的巴巴里海盜(Barbary pirates)也因其位置險要,佔據了這座港口。
1895年,法國為了將此地擴建成一個理想的軍港,完成了比塞大與湖海之間的新運河;二次大戰期間,比塞大曾被德國佔領;突尼西亞獨立後,比塞大仍為仍為法屬海軍基地。1961年,突法兩國之間為爭奪比塞大發生軍事衝突,造成雙方約千人陣亡,兩年後,突尼西亞當局才正式取回比塞大。
比塞大共分為三大部分:現代化的新城區、原有的老城區以及港口區。老城區座落在比塞大古堡(kasbah)和西迪漢尼要塞(Fort Sidi Henni)之間,景色相當美麗,是比塞大歷史文化的精華所在。老城區運河貫穿其間,成排的藍白房屋倒映在運河水波上,古堡土褐色的磚砌城牆綿延於岸邊,漁船漆成各種亮麗繽紛的顏色,為古城做出最鮮活的點綴。山坡上盤據著十六世紀鄂圖曼帝國時代的堡壘,因昔日的安達魯西亞區就在附近,這座堡壘因而得名為西班牙堡壘,攀登至堡壘頂端,可以俯瞰比塞大的全景。如今這裡是個露天劇場,一年一度的國際藝術節就在這裡舉行。
附近較小的美麗城堡為西迪漢尼要塞,這座城堡始建於六世紀的拜占庭時期,原為拜占庭沿海防禦系統的一部分,現存建築為十五世紀時重建,固若金湯的城牆最厚處可達11公尺,城堡內現為一個小型的海洋博物館。老城區中心的鄂圖曼時期大清真寺與古老的噴水池,引領人們走入城市昔日的繁華;城內安達魯西亞人的房屋,則訴說了十五世紀末以來安達魯西亞移民的一頁歷史。
如今,從跨越運河的鐵橋俯瞰,點點貨櫃正裝卸著準備外銷輸出的各式貨物,空氣中感染著活力繁忙的氛圍。而港邊極具現代感的遊艇成排停泊,說明了比塞大已經成為歐美遊客新興的度假觀光勝地。
伊其果國家公園(Ichkeul National Park)
伊其果國家公園(Ichkeul National Park)位於比塞大西南約24公里處。十三世紀的哈夫斯王朝(Hafsid Dynasty, 1228-1574)就已經將現在公園範圍內的伊其果山劃為禁獵區,可見這個區域生態的珍貴;1960年代末,突尼西亞政府逐漸意識到這個地區的保育價值,隨後便建立了國家公園。1980年,伊其果國家公園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名單,也是突尼西亞境內唯一的自然遺產。
伊其果國家公園內的湖泊與濕地,是數百種候鳥遷徙的主要中繼站,為整個地中海地區水禽最重要的越冬棲息地之一。針尾鴨、琵嘴鴨、蘆葦鶯,肉垂水雉、紅鶴、灰雁、各種鵝與鸛、遊隼以及一些珍稀的紫鷺、紫秧雞等鳥類都在此覓食築巢,這裡曾在一次紀錄調查中發現,遷徙的鳥類數量多達30-40萬隻。在往昔貫穿整個北非的湖泊鏈中,伊其果湖是現存的最後一個湖泊。廣闊的湖區與濕地天水一色,與大量水禽的鼓譟鳴聲與飛羽拍動的聲響,交織出一首絕美又充滿生機的大自然交響樂。
伊其果國家公園以附近的伊其果山得名,公園占地面積為12600公頃,湖水面積隨季節變化。公園由林木茂盛的伊其果山、伊其果湖,以及沼澤濕地三大部分組成。伊其果湖經過比塞大湖通向大海,因此在屬性上為海洋性鹹水潟湖。伊奇果山是由三疊紀和侏羅紀的岩層構成,湖區與沼澤底部的盆地,則由第四紀沈積岩組成。
伊其果國家公園境內擁有約兩百多種動物與五百多種植物。伊其果山具有典型的地中海半乾旱型植被,乳香木、雪松、野橄欖等林木覆蓋於山坡上;沼澤地生長著眼子菜科與藻類等豐富多樣的水生植物,恰好作為大群水禽的食物來源。由於自然環境變化多端,公園內的動物群落也種類繁多。除了極具多樣性的鳥類生態,這裡兼具淡水型與海水型的水棲物種,魚類、蝦蟹貝類、龜與蛙的水生動物種類也相當豐富。另外,國家公園也有水獺、麝貓、野豬與野牛 等哺乳動物的活動。
遺憾的是,數十年來突尼西亞當局在湖泊上游區修建了數個大型水壩,導致湖泊的淡水水源幾乎斷絕,湖水鹽份含量逐年升高,致使鳥類賴以生存的水生植物大量減少,生態逐年遭到破壞,原本大批過冬遷徙的候鳥數量於是銳減。1996年,伊其果國家公園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産」名單,後來在突尼西亞政府的努力保育下,湖泊區鹽化的程度逐漸趨緩,國家公園已於2006年自瀕危名單中除名。
⭐️推薦行程:
2023.07.10
蔡業聖-突尼西亞迦太基世界遺產大旅行15日(EK)(已成團)
- 老夫子 旅遊Blog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 瀏覽次數: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