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畫家高更在大溪地完成曠世鉅畫《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知名畫家高更來到法國殖民大溪地,面對大溪地繁茂的植物,居民鮮豔服飾的色彩,「融入純粹的自然之中,只與『野蠻』的人們交往,並要同他們一起生活」,原始純樸的生命本質,成為他創作靈感來源。

由於個性剛強,勇於實踐,高更遠離自己的國家,一人隻身前往大溪地。他創作生涯中,原屬於印象派,但是後來,他有感於印象派過於重視大自然等客觀景物的描繪,而不注重所呈現的對象之情感,所以獨自發展他與對象之間的感情。

關於生存的意義,始終回盪在高更的腦海中,困擾著他的一生。這根本問題是:「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而問題的答案,只能從他所作的畫的形體和色彩中去找到答案。

畫家對這一問題開展的成果和見證,超越繪畫界限的願望,以彩色和形體來揭示人類靈魂、疑困、希望和失望的悲劇。因而《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在某種意義上,成了高更的藝術遺囑。也許用他自己的話比任何其他東西更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其意義和激清。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是高更知名的一幅油畫,1890年高更經歷喪女之痛,之後又一直受著貧病折磨,完成這幅畫作,因此這部作品表現他對人生和藝術的見解。

此畫作最右邊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嬰兒,最左邊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婦人,整個畫面代表了人的一生。中間是一個摘芒果的人,象徵人世的歡樂。右邊有一個人驚訝的看著兩個穿長衫者談論自己的命運。左上方一座暗藍色雕像舉起雙手,暗示死亡的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