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印-拉達克的面具節

in

拉達克Ladakh在印度北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擁有濃厚的藏傳佛教文化。每年,拉達克的多個寺廟都會舉辦傳統的面具節(Mask Dance Festival),這是該地區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宗教節慶之一。

面具節通常結合了宗教儀式、舞蹈和戲劇表現,旨在透過表演來驅除惡靈、祈求平安和繁榮。

面具節通常與藏傳佛教的"占姆舞"(Chams Dance)儀式緊密相關,是拉達克藏傳佛教寺廟的重要宗教活動之一。面具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元7世紀左右,當時佛教從印度傳播到藏區,特別是拉達克地區。這個節日不僅是一個宗教活動,它也是拉達克社會文化生活的中心,體現了深厚的宗教信仰和傳統。

面具舞的目的是驅逐惡魔和邪靈,祈求來年能有豐收、和平與好運。舞者通常穿戴象徵性和神聖的面具和服飾,象徵不同的神祇和佛教人物。


面具是面具節的核心元素之一。每個面具代表一個特定的宗教角色或神祇,並透過這些面具的舞蹈表現,傳遞出深刻的宗教象徵意義。常見的面具和角色包括:

吉祥神(Shiva,Padmasambhava):這類面具通常代表佛教的偉大人物,特別是傳說中的蓮花生大師(Padmasambhava),他是藏傳佛教的奠基者之一。

惡魔與妖怪:舞者會穿上象徵惡魔的面具和服飾,表現他們的戰鬥和驅趕,象徵善惡之戰的勝利。

守護神:有些面具代表護法神或藏傳佛教的守護神,體現佛教的護法與保佑。

這些面具不僅僅是裝飾品,它們象徵著各種神祇和靈魂的化身,扮演著宗教儀式中的重要角色,具有驅邪鎮煞的功效。
面具舞通常在寺廟的院子或廣場上舉行,吸引大量的信徒和遊客。舞蹈的形式非常獨特,舞者們穿著精美的宗教服裝和麵具,以特定的舞步和動作,表現出神靈與惡靈之間的鬥爭。的舞姿嚴謹而富有力量,儀式感十足。

面具舞不僅是宗教儀式的一部分,也是拉達克人民和遊客享受宗教與文化結合的美好時刻。

推薦行程
06/13 陳冠州-喀什米爾.拉達克面具節.班公錯.努布拉13日(已成團)
http://travelers.tw/trip/5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