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玩家俱樂部
|
[大吉嶺] 踏上白雲之路 怡嘉卻林寺
大吉嶺是一座早起的小城,當太陽的第一縷光線射進珠穆朗瑪峰(8848米)與干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8586米),人們早已守候位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的全景觀景點--虎丘。日出之際,欣賞喜瑪拉雅群峰,沐浴在一片美麗的粉紅色、橙色系美景中。
而在日出之後,接著開始了一日的旅程。虎丘所在的貢木(Ghoom)藏族小社區,你還可以參觀怡嘉卻林寺(Yiga Choling)。
路旁一個極小的招牌,指引著怡嘉卻林寺。黑大理石上頭刻著「THE WAY」的標題,你一旦看見就知道了,這是佛陀初轉法輪的一段話。
「There is a middle path, Oh Bikhus , avoiding the two extremes, discovered by the Tathagata . A path which opens the eyes , and bestows understanding which leads to the higher wisdom, to full enlightenment, to Nirvana.」
如來體證了中道,噢,比丘們!由於捨離了兩種極端,如來體證了,能生起眼目以及知見,導向更高的智慧、覺悟以及涅槃的中道。(兩種極端在此是指:縱情於欲樂的享受,以及投入於苦行的自我折磨。)
「這座寺院座落在深谷之上的突出山崖處,這些深谷圍繞著大吉嶺山系。這座寺院好像是在雲霧沸騰的釜中上下浮沉,從暗不可見的山谷--只在連續閃電時才得以呈現出來--冒升上來。」《白雲行,p.20》
這段文字出自於《白雲行》(THE WAY OF THE WHITE CLOUDS,周勳男譯, 2000/01/10白法螺出版社),作者戈文達(GOVINDA)是一位德裔的小乘佛教僧侶,有一回受邀以錫蘭代表身份,參加在印度大吉嶺舉辦的國際佛學會議。到達大吉嶺後,在一場驚人暴風雪中,跑到一間寺廟(怡嘉卻林寺)避難,然後……他見到了名聞遐邇的格魯派大成就者卓摩格西仁波切(Domo Geshe Rinpoche),開始了他令人驚心動魄的朝聖之旅。
戈文達跟隨卓摩格西仁波切學習大乘佛法,並前往西藏,曾經在西藏中部及西部連續居住兩年。他一生除了紀錄藏傳佛教風情與許多珍貴的原始資料,更在書中分享在大吉嶺及西藏的所見所聞及心路歷程。雖然,此書在台灣的市面上絕版已久,你偶爾還會在二手書店、或圖書館中看得到。
「仿佛有股難解的力量把我拖住,使我停留在這奇幻的世界;而掉進一種奇異的連鎖事物裡越久,就越感到一種未知的實相啟示著我:我正站在一種新生命的門檻。」《白雲行,p.21》
「而此地,我身處這個怪誕的喇嘛教世界之中,既不知道當地的語言,而且除了廣為人知的佛、菩薩形像外,也不知道寺中週遭壁畫、雕像的無數形像與符號所象徵的意義。」《白雲行,p.21》
「在這方形大殿中,以供奉巨大的彌勒佛塑像為主。如果沒有透過屋頂--由高大而有豐富雕刻的漆紅柱子,以及契合的托架所支撐--中央隆起部分的天窗照進陽光,那麼祂的頭部就會消失在大殿較高區域的黑暗之中。」《白雲行,p.22》
「在夜裡,彌勒佛的金黃色面孔反映著長明燈的柔和光輝;長明燈就樹立在大殿中央,後面的大理石桌上擺著數排供水的碗、小的酥油燈、裝滿米的碗,以及圓錐形的食子。」《白雲行,p.22》
怡嘉卻林寺內,入口處壁畫。「就所見得到的牆壁表面,甚至在高高的木製書櫃上面,以及雕像後面,都鋪滿壁畫,栩栩如生地繪畫所有領域的眾生:人、天與非天、神聖的與凶暴的、怖畏的與鼓勵的、威猛的與慈悲的眾生。」《白雲行,p.24》
怡嘉卻林寺內,南面壁畫,宗喀巴大師(Tsong-kha-pa,1357年-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意為「善慧名稱」,他是藏傳佛教一代祖師,是四大教派中格魯派的創始人。其弟子克主傑開班禪喇嘛轉世之先河,其弟子根敦朱巴即達賴喇嘛轉世之初尊。
怡嘉卻林寺內,北面壁畫,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生卒年不詳),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及雲遊僧,後應藏王赤松德贊之請,與寂護論師入藏創立佛教僧團,是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寧瑪派的創始人。
《白雲行,p.23的怡嘉卻林寺內配置圖》「整個宇宙似乎集合在這大殿中,他的牆壁通入前所未聞的向度的深處,而在這千眼、充滿各形各式的宇宙當中,洋溢著生命與意識經驗的可能性。」《白雲行,p.24》
藏傳佛教祖師。
吉祥天母
丹堅騎羊護法
第十三世達賴喇嘛 圖登嘉措(1876年-1933年)
喜饒嘉措(1884年-1968年),近代著名的藏傳佛教大師,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青海省副省長等。據傳曾到過大吉嶺怡嘉卻林寺。
卓摩格西仁波切(1866年-1936年)。在藏傳佛教格魯派歷史上,除歷代甘丹赤巴外,沒有人被認定為宗喀巴大師的轉世,沒有宗喀巴大師的轉世系統。然而卓摩格西仁波切是唯一共認的宗大師的轉世,他同時也被一些寧瑪派學人認定為蓮花生大士的轉世(敦珠法王曾在印度專門拜訪並頂禮)。
http://gelupa.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339&extra=page%3D3
卓摩格西仁波切(1866年-1936年)。「他坐在華蓋下的禪座上,身著藏僧藏紅色僧服,我覺得很難看出他的年紀,雖然當時他一定早已過了六十五歲左右了。他那剪短的頭髮仍然是黑的,而他的身體看起來是硬朗與挺拔的。鬍子刮得潔淨的面孔顯露出堅強性格的形象,但他友善的眼神,以及微微上揚的嘴角,就如含笑一樣,給我一種即刻安心的感受。」《白雲行,p.53》
第三世卓摩格西仁波切。(2003年~)
http://www.domogesherinpoche.org/
藏傳佛教法師。Dhardo Rinpoche (1917-1990)。
怡嘉卻林寺外,入口處的吉祥獸。
怡嘉卻林寺外,入口處的吉祥獸與狗。
怡嘉卻林寺外,Dhardo Rinpoche (1917-1990)舍利塔。
怡嘉卻林寺。
怡嘉卻林寺。
英文版的《白雲行》40週年紀念版本,在大吉嶺的書店中拍攝。
- 陳國瀚 旅遊Blog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 瀏覽次數: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