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旅遊 VS 摩西在約旦走的路
對台灣人來說,去中東旅遊大致分為兩種型態路線,一條路線是歷史與宗教融合的古文明與文化瑰寶巡禮,這部分我們已經談過很多,另外一條路線就是由信徒或教會所組成的朝聖之旅。信徒朝聖之旅則以[耶穌的苦路14站]與[摩西的出埃及記]最為熱門。
摩西走的路,主要是在現今埃及與約旦境內,由於資料很多,我分段介紹,這次先為大家介紹位於約旦境內,摩西走過的三個最重要景點。
尼波山位於約旦,聖經申命記卅四章記載:這裡是摩西升天之地。從德巴市向北驅車約 10 公里,就來到一個叫索雅豁的地方,那兒有一個較高的山頭,這就是有名的尼泊山。尼泊山海拔 870 公尺,站在山頂上向西眺望,死海、約旦河谷盡收眼底。如果天氣晴朗,還可以看到位於約但河西岸的聖城-耶路撒冷教堂的尖頂和歷史名城伯利恆;夜晚則可飽覽耶路撒冷的萬家燈火。
公元2世紀以後,許多基督教信徒來到了尼波山,建起了基督教堂,修行、傳教和行醫。現在山頭上的主要的教堂建築是公元四世紀初期的,教堂的地板鑲嵌有狩獵、畜牧耕種和各種鳥獸的圖案,是典型的拜占庭馬賽克畫。在主教堂旁有幾個有馬賽克鑲嵌畫的墓穴,是公元 531 年建的。而主教堂旁邊還有一個公元 597 年拜占庭時代建的小教堂,後來逐漸擴建成龐大的建築群。在西面石牆上,聳立著一架巨大的鋼製盤蛇十字架,它是義大利弗羅倫斯人吉安尼•凡陶尼 1984 年的作品。這摩西的銅蛇杖就是現代醫療的標誌。
約旦雖為伊斯蘭教國家,地理及歷史上與基督教、猶太教關係密切,基督徒也有相當的人數,聖經上許多事件都是發生在與以色列共有的死海周邊;2000年千禧年來臨前,為了刺激景氣發展觀光。許多聖經上記載的神蹟所在地,曾一再被提出考證, 當時經過天主教教廷梵蒂岡認可,在約旦有五個信徒必需前往的聖地,分別為:
1.約旦河流入死海前的卡拉河谷(Wadi Al-Kharar)-被認定是基督耶穌的受洗地;
2.Anjara,童貞女瑪麗(Virgin Mary)「聖女山Our Lady of the Moutain」-耶穌佈道時最常停留休憩的地方;
3馬達巴市(Madaba)近郊的Al-Wahadneh-先知聖艾力加(St.Elijar)的出生地;
4.馬達巴市近郊的Machaerus教堂-施洗約翰的受刑地;以及
5.尼波山(Mount Nebo)-摩西在此地去世。
尼波山因摩西在此地去世而出名。公元前1280年,摩西帶領以色列子民走出埃及,以色列人在亞摩利人(A m orite)的聚居地,對上帝的應允喪失了信心,令上帝不悅而讓他們在荒野中流浪40年,失去信心的一代凋逝後,上帝命摩西登上「尼波山」眺望上帝應允的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然而因為上地的選民曾經背離上帝,身為領導人的摩西被懲罰不得進入聖地,摩西抱憾而終活了120歲,新一代的以色列子民由約書亞帶領進入迦南,有很多人相信,摩西過世後被埋在約旦首都安曼近郊某個秘密的所在。(約書亞在耶利哥打仗摩西在尼波山上求神助戰)國人稱尼波山為「摩西山」,自比為摩西的李登輝曾在1997年到訪。
「尼波山」(Nebo為阿拉伯語)位在著名的基督教古城馬達巴(Madaba)以西9公里,一處地名叫希樣戈(Siyaagha)的山頭上,東南邊為Afrit谷(Wadi Afrit),北邊為摩西泉谷(Wadi Ayoun Mousa),海拔800公尺,是聖經上所稱的毘斯迦(Piscah)山脈的頂峰,隔著約旦河谷,由此處可清處楚望見死海對岸的耶路撒冷。
考古在此地發現的石環、打火工具等證據顯示,「尼波山」地區早在石器時代就有人類聚居。公元4世紀的時候,基督徒在此地興建教堂紀念摩西,教堂是一座以石灰岩為材料,有三個半圓型邊間及中央走道的方型建築,吸引許多信徒來朝聖;六世紀後半期,在此地修行的修士將它擴建,最早的教堂改成為「長老議壇」;1933年遺址由聖地監護單位(Custody of Holy Land)委託義大利Franciscan建築學院整建。
1976年整修時,在教堂東端發現公元531年所建的「受洗池」,池底的馬賽克圖畫記述田獵的實景。
今日的教堂在中央走道南北兩側加建了追思禮拜堂,地板下則是墓室,正中間祭壇的地板上,四世紀的馬賽克拼圖十字架仍清晰可見,祭壇上十字架的位置即為當年追思摩西禮拜的所在。
基本上,「摩西山」教堂區保留了早期基督教和猶太教的一些遺跡,除了諸多的馬賽克拼畫兼具藝術及歷史考證價值外,摩西曾在此望著蜜與奶的美地及蒙主恩召的故事,是最吸引萬千信徒來此懷思的原因。
「摩西山」的地標─鐵製的「摩西蛇杖」,是由義大利佛羅倫斯的Gian Paolo Fantoni所作,它代表摩西與子民流浪荒野時顯示神蹟時的銅蛇,以及耶穌受難的十字架;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4、15節記載耶穌的話語:「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
站在「摩西蛇杖」下向西眺望,流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就在眼前,摩西當年無緣得入,三千多年後的今天,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兄弟鬩牆,當然也不是上帝所樂見的吧?
Madaba是個以馬賽克藝術聞名的小鎮,到處都有馬賽克的藝術品存在,還有很多間教堂、馬賽克公園、馬賽克博物館以及馬賽克學校等等。而最重要最重要的藝術品,就是位在St. George Church地板上的那一幅六世紀時期的中東地圖,這也是我們會來此地的重點!
原本舖滿地毯供禮拜使用的教堂,在禮拜結束之後,立刻就恢復了觀光聖地的樣子。地毯被撤走了,而地上的馬賽克地圖也就出現了。雖然教堂兩旁還有不少馬賽克的藝術品,再怎樣也比不上地板上這一幅破破爛爛的地圖,畢竟這是一幅相當有歷史意義的圖。在來這裡之前,我就打算好好看看這上面的圖,看看能認出幾個地方,所以經過了考慮之後,我決定去旅客中心買了一張對照圖,來跟地面上的真品做對應,一張2JD,說真的還挺貴的。
馬達巴鎮距約旦首都安曼30公里,3500年來持續有人居住;城區建在約旦河谷邊上的高地,西面、南面及東南為陡峭的山坡,僅北面坡度較緩,東向延伸銜接附近的山頭。
聖經中曾提到大衛王在此地擊敗亞捫人(Ammonite)和亞蘭人(Arameans)的聯軍,馬達巴鎮一度曾為以色列人的重要城市。
公元前九世紀,摩押人(Moabite)重獲控制權,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一世紀的300年間,反復經歷猶太、羅馬、希臘、那巴汀等王朝的爭戰及治理。
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快速傳播,馬達巴鎮也在這個時後成為基督徒的聚居地;公元八世紀,城市逐漸湮沒,至1807年,德國旅行家烏里克希特任(Ulrich Seetzen)發現了部份遺蹟,1880年在約旦中部卡拉克鎮(Karak)的基督徒阿濟扎特(Azizat)家族,經由耶路撒冷的拉丁教士引導下遷居至馬達巴,1890年著名的耶路撒冷馬賽克拼圖出土,吸引全世界學者來訪,馬達巴一夕成名。
「聖地馬賽克拼花地圖─Mosaic map of Holly Land」出土的地點,是當時馬達巴城北門附近希臘正教教派的「聖喬治教堂」,耶路撒冷地圖就在教堂正廳的地板上,是六世紀中期的基督徒所作,由200萬片馬賽克所拼成,主體為耶路撒冷及中東大部份重要地區,同時也表現出當時基督徒的信仰和生活實況,現存的地圖已經不是完整的一幅,所看到的共有四塊,以中央一塊最大。
根據考證及丈量,地圖的尺寸大略為15.7米 乘5.6米 ,表現的主題超過150個,涵蓋區域北起今日敘利亞境內的提耳(Tir)和希東(Sidon),南抵尼羅河三角州;西自地中海,東達阿拉伯沙漠;「巴勒斯坦」的拼字在圖中清晰可見,正中央以約旦河及死海為主軸貫穿全圖,向東繪出約旦高地起伏的地貌,向西顯示地中海海岸平原分割撒馬利亞(Samaria)和猶大(Giudea)二座山脈。
站在教堂的祭壇前,地圖全貌一覽無遺;作者以實物表現出地理特性,讓人一看就懂:棕梠樹栽植在約旦河谷的綠州間,雜木沿河岸生長,約旦河渡口有縴筏,水中游魚,死海上汎舟二艘,更重要的是,圖中顯示許多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發生地,例如Galgala教堂的12塊基石,Sishe m 的雅各井,Bethzur Philipi受洗池,Ma m bre的橡樹,Galliroe的溫泉池,以及孤立於山頭上的卡拉克(Karak)古堡。
其中最精彩的是耶路撒冷,出現在地圖頂端,雖然她不在重要的居中位置,但仍然是整幅圖的焦點;鳥瞰圖標出耶城的牆垣、城門、街道和建築,有些房子至今還能從現地辯認出來。
從地理的觀點看,耶路撒冷地圖忠實的表達了地理要點,提供六世紀的朝聖者朝覲聖城一個明確的指引;從歷史的觀點看,這件作品給後人留下考證六世紀中期許多史料的依據。
耶路撒冷地圖詳細標出以色列12個支派的名稱和聚居地,可以視作聖經中上帝允諾祂子民的「迦南」美地範圍參考圖。
千禧年的前夕,許多人曾對世紀末的恐慌有許多臆測;1996年出版的暢銷書「聖經密碼-The Bible code」中提到,聖經中顯示1996年利比亞恐怖份子會在「摩西山」山腳下向以色列發射核彈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當然,預言沒有兌現,一如電腦千禧蟲當年沒有發作一樣,公元2000年平安到來又流逝,但死海對岸的上帝選民─猶太人仍然在煙硝中捍衛「蜜與奶」的迦南美地。
千禧年基督徒的朝聖之旅,曾替約旦帶來不少觀光收入,當時該國觀光部用了很多心思整備:從摩西山頂順勢而下整修了一條柏油馬路,路面寬敞、路標清晰直抵死海畔,沿海公路兩旁以往塑膠袋滿天飛舞,垃圾遍野的景像大有改善,新建的Movenpic旅館裝潢及設計均屬一流,死海邊上也闢建了一些可以做黑泥浴的浴場,到約旦可別錯過了這一個景點。
為什麼這一幅圖會吸引我們的興趣,是因為他的每個城市都不只是地圖上的一個點而已,他會把那個城市的特色也用馬賽克拼出來。上面這一張照片是在地圖上的耶路撒冷古城。很明顯的,可以看到耶路撒冷著名的圍牆、幾個城門、和聖墓教堂。其它還有不少至今都還留存的古蹟,例如客西馬尼園、錫安山等等,目前能認出來在這個馬賽克地圖上耶路撒冷的建築物就有26項之多,也讓我們對這一幅地圖感到相當的歎為觀止。
以上是幾個在中東地區有名的城市和地型。左上角是伯利恆,也就是耶穌誕生之地。右上角則是約旦河,這是死海唯一的出入口,裡面的大魚看地來相當的栩栩如生。即然有約旦河,那就少不了左下角的死海了,這在這一幅地圖上佔了蠻大一塊,上面還有一艘船在行駛。而右下角的部分就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耶律哥了。
從圖中細看,左上角是埃及的西奈山,這是摩西從上帝手中接下十誡的地方。右上角就是整個以色列,可以看到耶路撒冷一直到地中海岸。左下角呢,可以看到類似ToYoTa的字母,在英文上叫做St. Lot's Monastery,但一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中文該翻成什麼。右下角又一個跟TOYOTA很像的字,這是猶大山附近的地圖,現在這邊很荒涼,也不知道以前的狀況是如何啊。我們這種不瞭解聖經,不瞭解中東古文明的人來看這幅地圖的確是有點吃力,再加上馬賽克上面的文字是東正教文字,並非我們熟悉的英文,所以有些地方很不好找。
當然耶路撒冷、死海、約旦河等等都很容易認出來,不過很多地方即使我們去過,都不一定在地圖上能認出,像是Petra也有出現在地圖上。
佩特拉(希臘語:πέτρα,阿拉伯語: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petrus)。古代曾為重要的商路中心,北連敘利亞,西接到以色列,南下阿拉伯半島,東通兩河流域,是古代歐亞非的交通要塞。古以東Edom國的都城。希伯來文體(舊約聖經)中的西拉 sela 與希臘文的佩特拉petra相通,是(岩石)的意思。
很可能《舊約全書》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死海古卷中,佩特拉被稱為「Rekem」。
佩特拉(Petra)也被後人稱為「玫瑰紅的夢幻都城」,但是這座古城正在慢慢逝去,沙漠中的狂風、高溫、懸殊的晝夜溫差以及水的滲透無一不在侵蝕著這座古老的城市以及那些在岩石中鑿洞而建的房屋。「這些現象所產生的影響似乎是不可逆轉的」,來自意大利烏爾比諾大學(University of Urbino)的地質學家羅伯托•弗蘭基(Roberto Franchi)說道。他所率領的工作小組已經對這座2000年前由納巴泰人在約旦的沙漠中建造起來的雄偉城市進行了多年的岩石學和建築幾何學的研究。
這位專家接著介紹:「侵蝕是嚴重的,各種自然變化和化學反應給城中的建築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裡的岩石主要是寒武紀砂岩,它們形成於6億年前,主要組成物質是石英,這種岩石在氣候變化的作用下是非常脆弱的。」雖然在佩特拉幾乎從不下雨,但有時降雨頻率卻又高得嚇人。由於沒有植被的保護,流水總能在構成這些建築物牆壁的岩石上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記。
這座城市的盛名對它的被毀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沉寂之後,壯麗的城市場景甚至被用來當作拍攝電影《聖戰奇兵》的外景地。1812年,年輕的瑞士探險家約翰•布爾克哈特(JohannBurckhardt)跟隨著一群伊斯蘭朝覲者來到了這座古城。他也是第一位進入佩特拉的西方人,在公元7世紀,佩特拉被人們遺棄並一度在地圖上消失。
「佩特拉的部分遺跡在最近幾十年所遭受的損害比過去2000年所遭受的更為嚴重」湯姆帕拉迪塞(Tom Paradise)說道,這位來自於美國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Arkansas)的地理學教授自1989年以來就一直對佩特拉進行考察和研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這座城市的廢墟中度過的。他的目的就是要盡量減緩旅遊對這座城市所造成的損毀,同時,帕拉迪塞教授也是堅決反對開發此地旅遊業的科學家之一。
近年來,來此地參觀的旅遊者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上漲。1990年時共計有10萬名遊客遊覽了佩特拉,但到了2002年,這個數字己變成了50萬。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為遊客們到處留下他們參觀古城的「紀念」。
帕拉迪塞教授抱怨說:「遊客們到處攀爬,收集城市中的古跡碎片。另外,我們曾經對在遊客人數達到頂峰時的建築物或皇陵內部的局部氣候做過研究。結果是,只要在一個建築中有35個人停留超過5分鐘,裡面的相對濕度就會從20%上升到40%,這對古建築的保存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在旅遊旺季,在佩特拉的「法老的寶物殿」中參觀的遊客數量一般是35人,「法老的寶物殿」在納巴泰人的都城中的800處古跡中最為出名。納巴泰人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民族,除了這座龐大的城市,納巴泰人事歷史上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佛羅倫薩大學(University of Florence)的圭多。萬尼尼(Guido Vannini)是一名在佩特拉進行研究的意大利小組的負責人,他說:「納巴泰人是一個遊牧部落,在公元前3世紀時他們還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但是在來到這片地區之後他們便安定了下來,這主要是因為佩特拉斗地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四周陡峭的群山和其間的廣闊空間給納巴泰人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身地。」
另外,惟一進出佩特拉城的道路——蛇道,是一條長3公里的狹窄小路,有的地方路面僅寬3米,易守難攻。那裡只需要一群老弱士卒,就完全可以抵禦城外千軍萬馬的入侵,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最初,佩特拉只是一個搭有幾十頂帳篷的擁擠雜亂的宿營地,到處都是駱駝商隊、簧火等,空氣中也瀰漫著不同地域香料的氣味。
很快的,城市的中心逐漸開始成形。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佩特拉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大型城市。這裡的居民——當然現在已經消失了,他們精於畜牧業、養殖業及農業,城市周圍的高地是一片片的葡萄園、果園和農田。萬尼尼接著講述道:「由於其得天燭厚的戰略位置,佩特拉還成為連接東西方交通和控制二者之間貿易的一個交通要道。開辦商店的羅馬人和來自於中國、印度以及其他東方國家的商人們在佩特拉的市場中互通有無。」
佩特拉就像是一個十字路口,裝載著香料、調味品、黃金和絲綢的駱駝商隊在這裡停留以躲避沿途匪徒的劫掠。商人們在城中的旅館裡得到休息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新鮮的食物。另外,對於在沙漠中跋涉的商人們來說,城市還能給他們提供充足的用水。「對於一個有著3萬餘戶人家的城市來說,少漠中的水顯然無法完全滿足所有人的需要。但是,納巴泰人卻是水利工程方面的高手,他們修築起數十條水渠及水塔以便彙集雨水。雖然這裡的降雨少得可憐,平均每年只有150毫米,但是它們卻可以提供城市戶所有人的飲用和生活用水。」
納巴泰人王國的疆域從現代的敘利亞南部一直延伸到紅海之濱的亞喀巴灣,事實上,這僅僅是在納巴泰人實際控制下的區域而已。這個王國通過控制經濟所拓展的邊境要比通過軍事征服所拓展的邊界寬廣得多,在軍事控制區域以外,納巴泰人還控制著更大範圍地域的經濟和貿易,他們設立關卡,向過往的商人收取通行稅。」
隨著納巴泰人國家實力的增長,其首都也在不斷地擴大。王國的君主們修建了數不勝數的紀念性建築,比如龐大而堅固的石頭堡壘以及圍繞著堡壘的居民點、廟宇、民眾的住所等等。不過他們最熱衷的還是修建陵墓,以備死後為自己提供一個永久休息的場所。納巴泰人的工匠一般是自上而下修建建築的,他們把石壁弄平整之後再用工具和砂岩搭建起建築。當一幢房子完工之後,他們就會用灰泥粉刷建築,然後塗上各種鮮艷的色彩。當然,今天這些鮮艷的色彩已經褪去。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直到今天,在這些陵墓內部還從來沒有發現過陪葬的金銀財寶,甚至連墓室主人的遺骸也沒有。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陵墓更加為這座古城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魅力。古人相信,這些陵墓能夠給國家和自己的後代帶來繁榮和興旺,但是納巴泰人國運的增長在公元106年被中止了。那一年,圖拉真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帝國軍隊征服了這座納巴泰王國的首都—佩特拉。
帝國的征服,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羅馬的氣息,林蔭大道旁樹立起了雄偉的柱子,城市裡甚至還建起了溫泉浴室。然而這座城市在公元5~6世紀間的歷史卻給後人留下了數不清的謎團。當1116年十字軍東征的鐵騎到達佩特拉城下時,他們發現的只有被廢棄的城堡和形形色色的防禦工事,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當這一區域的商業被破壞後,佩特拉開始走向衰敗。」這就是萬尼尼教授的結論。除此之外,發生在公元363和551年的兩次大地震最終毀滅了這座城市,而最早發現這些災難的是一支瑞士的探險隊。他們在城中發現了一具婦女的遺骨,在她的身旁還有180枚金幣。萬尼尼教授對此的解釋是,在第一次地震中,這名婦女可能想回住所取回她的財產,但是卻被坍塌的廢墟所壓倒。地震發生的幾個世紀以後,輝煌的納巴泰文明就被永遠地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此後,城市中的廟字和陵墓成為了貝多因人的住所,他們一直在這座廢棄的城市和陵墓中居住,直到幾年前都是如此。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佩特拉古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直到那時,在約旦政府的安排下,長期在此居住的貝多因人才得以遷徙到了別的地方,以便政府開發佩特拉的旅遊資源。
今天,人們仍然在佩特拉古城中辛勤地勞動著,不過,過去的那些石匠和皇家建築師已經成為歷史。現在在城市中忙碌著的是來自各國的考古學家,他們正在一點一點地解開這座城市所隱藏的秘密。「事實上,真正的城市大部分目前仍然還深埋在黃沙下面。地下還有數不清的民居、市場和當時的手工作坊等,考古學家所要完成的事業還有很多。」羅伯特.弗蘭基這樣說道。
每年,人們在佩特拉古城都能發現新的東西:一根殘留的廊柱,一幢建築,一座拜占庭風格的教堂,還有一些描述往昔當地居民生活的紙草卷軸或者是過去那些用於彙集水源、令人歎為觀止的水渠、大壩、水塔的殘骸等等。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保護好這座古城,因為目前這些遺跡正在被迅速地破壞。」這就是湯姆.帕拉迪塞的擔心。因為如果不趕緊採取措施的話,佩特拉——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跡般的古城,將真的永遠湮沒在漫天黃沙之中。
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極其神秘,它隱沒於死海和紅海亞喀巴灣之間的山峽中。佩特拉在阿拉伯語中的意思是「被開鑿的岩石」,因為這座城的全部建築都是由人工在山崖的岩石峭壁上開鑿出來的,它與那些由石頭堆砌起來的遺跡的區別正在於此。
佩特拉還有一個名稱叫玫瑰城,這個名稱源於約旦人對以前統治這座城市的女王的尊稱。當地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一般人去佩特拉都要非常小心,否則就很容易迷失在裡面出不來。據說那是因為女王不希望別人去參觀她的城堡,她似乎在有意識地保護她的城堡不被破壞。在約翰•貝克哈特重新發現它之前,佩特拉一直躲藏在這些岩石之中,與世隔絕。
我們的腳下是一條起源於2600年前的古老商道。據有限的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阿拉伯遊牧民族納巴泰人從阿拉伯半島北移到了現在的約旦和南敘利亞境內,開始興建佩特拉。當年的佩特拉彷彿是一夜之間建起來的。繁盛時期,納巴泰王國的疆域從大馬士革延伸到紅海地區,但都城卻始終是在群山圍繞的易守難攻的佩特拉。到公元前321年,納巴泰人把一派繁榮昌盛的佩特拉作為首都,但似乎保密工作極好,幾百年來只有當地的遊牧民族知道佩特拉的存在。
106年,羅馬皇帝特拉見征服了佩特拉,納巴泰人從此對佩特拉失去控制,這裡成了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稱做阿拉伯人佩特拉區。 363年,一場大地震破壞了佩特拉的很多建築,佩特拉成了一個棄兒。7世紀,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地區興起,佩特拉又成了伊斯蘭帝國的一個小省。
1116年,歐洲十字軍在佩特拉建立起一個王國。但好景不長,1189年佩特拉的十字軍便又向穆斯林軍隊投降。佩特拉的歷史就此斷了章節,納巴泰人也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從歷史的視線中消失了,甚至沒有留下文字記載,只有一座石頭城隱身在歷史長河中。
乾涸的河床兩側巖壁上有一些洞穴,是鑿巖而成的墓室。有些墓群開鑿在沒有工具就難以到達的岩石中,墓室雕刻的圖案有古埃及金字塔式的,也有納巴泰特色的階梯式山牆壓頂裝飾的。據說,當時不同階級、身份的人有著不同規格的墓室,但所有墳墓的建築重點都在正面的雕刻上,內部則是毫無裝飾的石室。
古城的一側山壁,大部分石雕已經風化,當地石頭結構硬度比較一般佩特拉古城昔日的繁榮印刻在殘骸中玫瑰色的西克地峽沿著河床走了半公里的樣子,前方突然出現的峭壁擋住了去路,高入雲天的峭壁上有一條狹小的縫隙,就是著名的西克地峽,也是佩特拉古城的惟一的入口。稍事休息後,我們走進峽谷,感覺在最窄的地方一側的石壁已經壓到另一側石壁之上。穆罕默德說,西克地峽其實是一條沙巖上的巨大裂縫,在陡峭的懸崖夾縫之間蜿蜒1公里。
納巴泰人巧妙利用這一地形,稍稍加以人工開鑿,使之直達山腰的岩石要塞。當時此處城門緊固,只需少數士兵把守即可,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我注意到,西克地峽的峽底兩側巖壁上還順山勢蜿蜒爬行著引水的石渠。遙想當年,這長長的水槽在戰爭中肯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固守城池的人們免遭乾渴之難。
騎馬的行程在進入西克地峽前就已經結束,不願徒步的人轉由馬車來代步,因此峽谷中時常響起「嗒嗒」的馬蹄聲。電影製片人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和喬治•路卡斯合作,曾在這裡實地拍攝了影片《印第安納•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又名《聖戰奇兵》。隨著峽谷蜿蜒向前,我突然有種走入時間隧道的感覺,耳畔響起馬蹄聲,眼前仿若再現了那金戈鐵馬、兵臨城下的盛況。
沉思中,我突然感覺前方的峽谷豁然開朗。照在巖壁上的陽光被反射過來,人們身上頓時都被籠罩上一層暖紅色,就連空氣彷彿都是紅色的了。我呆呆地看周圍的石頭,那是怎樣的一種絢麗呀!那是一種艷而不妖的紅,高貴得就像朵朵紅玫瑰。無怪乎,西克地峽又被稱為「玫瑰峽谷」。
繼續向前,又是狹窄的山峽,一道接著一道,偶爾也會出現相對寬敞的地方。正當我們走得感覺有些疲憊時,突然轉過一個彎,世上最令人驚歎的建築驀然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當時的皇宮,周圍建築基本上毀於地震這半壁牆依然到現在,可見當時建築水平考慮周全 。
「卡茲那寶庫」
卡茲那•阿拉•法詹神殿是佩特拉最壯觀的遺跡,是古代最宏偉的遺跡之一。它屹立在玫瑰色山崖下的石壁前,整個大殿高達39米,寬約22米,分為上下兩層,每層中間有6根圓形石柱,柱上刻有女神、武士等雕像。上下層的石柱加起來是12根,象徵著一年中的12個月;石柱中間又有30朵雕花,象徵著每個月的30天。這裡完全由山壁實心的岩塊雕刻而成,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其色彩,由於整座建築雕鑿在沙石壁裡,陽光照耀下粉色、紅色、桔色以及深紅色層次生動分明,襯著黃、白、紫三色條紋,沙石壁閃閃爍爍,無比神奇,那場景會使初來者進入一種不真實的幻境。
卡茲那在傳說是奈巴特王國的「藏寶閣」。後人對這藏寶之地有著太多幻想,於是使得這所謂的「藏寶閣」上多了許多槍眼。但頗具諷刺意義的是,貪心的後人們至今沒有看到這「寶庫」中的一粒寶石。
過了卡茲尼,西克峽霍然開闊,伸向約1英里寬的大峽谷。這峽谷中有一座隱沒於此的城市:懸崖絕壁環抱,形成天然城牆;壁上兩處斷口,形成這狹窄山谷中進出谷區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鑿有更多的建築物。有些簡陋,還不及方形小室大,幾乎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緻——台梯,塑像,大門,多層柱式前廊,所有這一切都雕築在紅色和粉色的巖壁裡,這些建築群是已消失的納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廟。
考古學家們都已確定佩特拉建築融入了埃及、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希臘以及羅馬的建築風格,展示出一個多國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風貌。引起考古學家興趣的還有一根根拔地而起的花崗石柱。因為約旦國境內不產花崗石,這些石柱可能是從埃及運來。
再往前,還有一個背靠山崖的巨大露天古羅馬劇場。有心人數了一下,這個劇場中竟鑿有34層階梯、7000多個座位。依靠這些僅存的遺跡,考古學家估計,全盛時期這裡的居民多達3萬,城市規模遠比早期歐洲人估計的大得多;這裡曾店舖林立,過往商隊趕著駱駝打著馬重步經過,車水馬龍,好不繁華。
過去,人們常常把佩特拉當成是一個大墓地,一個亡靈之城。事實上,佩特拉如同一本僅讀過幾頁的書,它的故事還有待發掘,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人去解答:佩特拉為什麼被遺棄?即便它失去了對商道的控制權,仍然可以倖存下來,那麼為什麼它又沒有倖存下來呢?在它的地下究竟還埋藏著什麼。一座皇宮?還是一座教堂?
⭐️推薦行程:
2024.01.31
[農曆新年]黃建忠-中東五國-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塞浦路斯17日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 瀏覽次數:1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