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概說
尼羅河的恩賜—埃及A gift from Nile River-Egypt
雨水氾濫是神的恩賜?沒有尼羅河,就沒有古埃及文明?尼羅河,古埃及文明的母親,真的是衣索匹亞所造成的嗎?
每年六月,滂沱大雨,直直打在地勢高聳的衣索匹亞高原。水氣在地勢高聳的衣索匹亞高原形成地形雨,高原的晚上,溫度降到冰點以下,土壤下的水氣形成冰柱;太陽升起後,溫度慢慢升高,冰柱突破土壤,改變了高原地貌,食物鏈最底層的草便得以生長出來,所有在此生活的動物連帶受惠了。
高原上持續的大雨,形成了60幾條注入衣索匹亞塔納湖的小溪流,塔納湖因湖水擴張而泛湖,泛湖後流下低窪處,形成斷谷瀑布,壯觀的瀑布,河水從塔納湖湧進藍尼羅河河谷,百萬年時間累積與切割形成1000公尺深,20公里寬,幾千公里長的藍尼羅河河谷。
藍尼羅河(Blue Nile)離開衣索匹亞時,水量為平常水量的50倍,夾帶1億4000頓的沃土穿過蘇丹平原,在此與白尼羅河(While Nile)匯流一路向北流去。藍尼羅河與白尼羅河,揉合成綿延而流長的尼羅河進入埃及境內,成為古代埃及尼羅河氾濫的由來,古代埃及終其歷史都不知,尼羅河為何會氾濫,卻因「氾濫」而連帶產生古埃及的宗教觀。
氾濫一辭在古埃及代表著預備豐收,當時氾濫的定義與我們的認知不同,古埃及因尼羅河的氾濫,造就古埃及的文明;更因古埃及的生命觀與宇宙觀,造就了宏偉的金字塔建築。(以上是看國家地理頻道節目的筆記!!@_@)
埃及EGYRO位於北非的東北角,包括蘇黎士灣對面的西奈半島在內,約有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使得埃及成為跨越亞洲和非洲的一個大國。但是,適合居住的地方僅限上述的地方而已,因為它除了尼羅河下遊的三角洲,與河谷沿線之外,有96%的面積是沙漠地區。
雖然如此,也不是沒有好處,埃及的地形封閉,西邊的「沙哈拉大沙漠」與東邊的「紅海山脈」和紅海,像雙翼般提供埃及天然的保護屏障!在地中海海民時代來臨之前,外敵唯一能夠入侵埃及的方向只有東北角;也就是西奈半島地區。
因此,埃及只需要少量的武力,守衛在西奈半島就可以保護整個埃及本土,不像西亞的兩河文化,或者東亞的黃河文化,由於地形的開放,容易遭到外族入侵。
至於埃及的鄰近國家,西邊的利比亞,最近因陳水扁總統的興揚之旅,台灣新聞有小小一波熱門。地形上可算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促使埃及平穩的發展,成為獨立國家,不像西亞兩河流域的政權分裂、對立、甚至輪替成了家常便飯。
西元前五世紀時,「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istoria(希臘藉)為了收集「波希戰爭」的資料而訪問埃及,在他的historia「歷史」一書中深刻的寫到『埃及是尼羅河送給埃及人的禮物』這句話,一針見血的道出埃及的立國根源。在沙漠地形的北非,沒有河川的滋潤就沒有鼎沸的人聲。
這條埃及人口中的「母親」另有一個特性就是:幾千年來,幾乎都在每年的7月15日左右開始氾濫,一直到9月份才逐漸退去,氾濫之後的河水遺留下肥沃的耕作黑土kemet,他們稱之為「凱麥特」Kemet也是埃及古代的國號,(古埃及人把不能耕作的土地叫做Deshret意思是-紅土)讓埃及人民有個豐盛的一年。
這是因為尼羅河上遊的兩條源流(藍尼羅河與白尼羅河),每年夏天雪山溶化,雪水匯入河中所形成的定期氾濫。因此埃及農民,比起西亞的兩河(幼發拉底河Euphrates底格里斯河Tigris)或中國的黃河流域的農民整年整日的擔心、害怕突爆性氾濫,不知道幸福多少。
古埃及人得天獨厚的穩定,使得發展出「不重今世、重來生」,這種保守消極的民族態度,因此古埃及的歷史一直沒有系統式的記錄,所以使得這個國家一直到今天,依然被神話與傳說故事所籠罩。
只有在埃及的最後一個王朝,也就是希臘人所建立的「托勒密王朝」時,才在托勒密一世法老Ptolemaic I的命令之下,由一位祭司—曼涅托Manetho以希臘文,整編完成首部的「埃及史」。
但在西元前47年,羅馬的凱撒大帝Jules Cesar焚毀了「亞歷山大圖書館」,曼涅托的30卷埃及史以及「亞里斯多德」的親筆手稿等等,人類珍貴的文件都消失其中,(史書上記錄:「埃及豔后整理回七萬卷文件」,其中有無埃及史並沒有記錄)再經過二千年的時光流轉,這部埃及史早已殘破不全,世界上已經沒有人能說得清埃及的歷史了,除了考古資料與學者學說之外,也只有神話與傳說。
埃及是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的形成並不是如它們的神話所言:「因為創世神的無聊,從而開始了眾神,然後產生人民。」,他們依然照著標準的進化程序而來(舊石器-新石器-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尼羅河旁就有人在玩石頭,到了六千年前有了耕作的成就,而且有了部落形態和墓葬制度。
順帶一提,那個時候的撒哈拉地區還是個氣候濕潤,擁有大片草原的地方,莫林達Merimda、孟斐斯Memphis、法雲Fayuum、阿比多斯Abydos、納瓜達Naqada等地,這些都是文明的先鋒。考古學家在上述地區,發掘到豐富的資料。
曼涅托的那部「埃及史」將埃及劃分為30個王朝(或31個)再粗分為三個時期。稱為:古王國時代Old kingdom、中王國時代Middle kingdom、新王國時代New kingdom。
誠如前述,埃及輝煌歲月早已灰飛煙滅,人們一直搞不清它的年代時間,以及法老的順序。可是突然間,學者在偶然間發現,有份象形文書記錄著:第十二王朝的-塞努瑟特三世Senusert III即位的第七年,有個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天文景象。學者串聯天文科學家的推算,確定那是西元前1872所發生的事,這個結果讓茫然的學者們終於找到渴求已久的立基點!
新埃及史就以這個西元前1872年為基點,上推下敲,並且考察無數石碑、石表,如帕勒摩碑石、阿拜多斯王表、薩卡拉芙等等,才重新譜寫今天我們看到的埃及30王朝年表,及諸位法老的順位。
古王國時代,是指第一王朝至第六王朝之間,大約1020年的時間。
第一與第二王朝的史實尚不清楚,但在傳說中:在第一王朝之前,埃及土地上演化成上埃及Haute- Egypte與下埃及Basse-Egypte兩大勢力集團。西元前3100年左右,位於南方上埃及的一個國王,以武力統一了上下埃及,並且奠都美奈弗Men-nefer(今天開羅的西南方的孟斐斯)。
它就是傳說中的米尼茲王Menes。米尼茲不但聚集了埃及全體力量,開創了第一王朝,更是立下後世法老統冶的典範(1)以及省的地方制度(上埃及22,下埃及20個省)。
不過從考古的角度而言,出土的當時文物上卻沒有任何米尼茲的痕跡,因此學者們認為:恐怕又只是個傳說故事罷了。倒是他們普遍認為那摩爾Narmer才是埃及的第一位共主。
這是根據一塊那摩爾石板的圖案所論斷。(那摩斯王一面戴著上埃及王冠;另一面戴著下埃及王冠)而到荷阿哈Hor-Aha時才成為名副其實的上下埃及之主,並且在當時稱為:美奈弗(也就是孟菲斯)建立最初的首都。
不久之後的法老—登Den(第一王朝的第五位法老)在提斯This地區發現了增加生產能力;與保衛國家生存下去的重要物資—銅。因此將首都遷徙到提斯,促使得國家加速的發展,埃及從此全面由石器時代步入金屬時代。
學者將這段時間稱為「提斯王朝」,直到王朝末期,才又遷回上下埃的交界之處的孟菲斯。第二王朝傳了六代法老之後,到了末期發生了類似中國的「楚漢爭霸」事件。
波希本Persiben與卡塞坎姆khasekhem兩大集團,分別高舉“荷魯斯之旗”Horus與“塞特之旗”Seth相互對抗。最後由卡塞坎姆贏得最後勝利,開展了埃及第三王朝的時代。(這段歷史演化成神話故事的荷魯斯與塞特之戰)
第三王朝開始,埃及對西奈半島發動拓展疆土的戰爭,因為如果能將半島納入版圖的話,那麼埃及的四境都能穫得安全的保障,而且半島上豐富的礦產也能帶動國家的發展動力(尤其以瑟拉比艾爾坎丁銅礦最有名)。第四王朝時代,也被稱為「金字塔時代」。
金字塔是埃及民族心態:「不重今世重來生」的具體表現,法老王們窮極一生的努力,就為了建造自己「永恆之家」。自左塞王Djoser在薩克拉Saqqara地方改進「馬斯他巴」mastaba形式,成為「階梯式金字塔」,開始歷經-舍赫門赫特Sekhemkhet、卡巴Khaba、胡尼等四位法老。
到了第四王朝的首位法老-史奈弗汝Snefru時代才形成「標準形式金字塔」。之後更建造了舉世知名卡的「古夫大金字塔」。第五王朝時,自烏塞爾夫王Userkaf開始以太陽為神的崇拜,在今天的阿布希爾Abu Sir建立第一座太陽神殿。
再經過六位法老的努力,終於奠定了後世以太陽為主的宗教體系,所有的法老王都以「太陽神之子」的名義統治大地。(跟中國皇帝以「天子」名義一樣)到了第六王朝末期時,由於長期的乾旱,以及斐皮二世Pepi II 法老在位太久了(應該是活得太長了(94年)而兒子們命都太短了)讓他所有的繼承人全死光了,他還好好的沒事,再加上他晚年時,埃及發生長時間的乾早。由於饑荒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第六王朝也在斐皮二世過世而滅亡,連帶著古王國時代的結束。
古王國時代結束後,混亂的歲月接踵而來。7~10王朝如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各地諸侯割據並稱法老,使得「太陽之子」法老王的地位衰落。這種情形延續了250年,史家稱為「第一中間期」。
中古王時代(歷經了11至14王朝,575年的時間)(2375BC~1800BC)
經過250年的混亂之後,到了第十王朝時,又形成了底比斯Thebes與赫拉克萊奧波利坦Heliopolis兩大強權南北對立的情況。2375BC底比斯(現今-盧克索地區,位於南方的上埃及)的法老門圖荷太普二世Mentuhotep打敗赫拉克萊奧波利坦,再度統一埃及全境,並且開始中王國的十一王朝時代。
十二王朝時,法老將國都北遷到孟菲斯南方的利謝特Lisht。同時,他們耗費了許多心力,在於整頓國內諸侯、統一國家步調、以及重立法老威望。他們將諸侯的精力發洩在挖運河、修堤壩、建設蓄水設備等,這些工程不僅消耗諸侯的實力,更進一步的增強農業的生產力,也就是增強埃及的國力。
十二王朝的第二任法老-塞努瑟特一世Senusert I修築了一條聯接尼羅河與紅海的運河,他的後代-塞努瑟特三世Senusert III不但修運河,更開挖尼羅河的灌溉溝渠,更重要的是,他除了消耗諸侯實力之後,取消了諸侯權力,以大臣前往當地行使政權,鞏固了法老權力。這個時候的十二王朝向南拓展了二百哩的疆土,越過第二瀑布,緊緊的壓迫「努比亞」從而獲得大量的黃金。
向北,法老王可以決定敘利亞的方向,而商業力量更到達了克里特島。埃及法老的名字第一次讓敵國不敢逼視!但到了十三王朝時,由於政府的無能,又引發國內的混亂及分裂,使得十二王朝辛苦建立的外交關係付諸流水。
十四王朝又是一個南北對抗的年代。由於戰爭的需求,北方政府不斷的向一些寄居在其土地上的其他少數民族;索取不當的物資與人力,終於使得原本寄居於三角洲的亞洲遊牧民族—西克索人hyksos的武裝反抗。雖然他們是少數人口,但是西克索人引進亞洲的新式戰爭觀念與裝備(裝甲與戰車)讓本來就外強中乾的埃及人不堪一擊,因而結束了埃及的中王國時代。
西克索人定都阿瓦利斯Avaris(2)開始了219年的統治(15~17王朝,史稱「第二中間期」)。幸好埃及南方政權始終緊守著孟斐斯與底比斯的中間關鍵地帶,使西克索人從未越過底比斯,保留了埃及一脈文化。
西克索雖然統治埃及短暫,但對埃及的影響卻是深遠,首先是「青銅」技術的引進。這種在當時是一種尖端科技,是黃銅、錫、鉛三者的合金,三方面必需比例正確,例如錫少了,產品會太軟、太多了產品會有脆化的現象。
總之西克索的青銅,帶領埃及走出單純的黃銅境地,對將來埃及以武力擴張領土,有著極大的幫助。另外新的織布技術-「垂直式」織布機,新的農產品(石榴、橄欖)甚至新的樂器,像是豎琴、雙簧管、小手鼓等都是西克索對埃及人的供獻。
西克索雖然以席捲之勢,滅亡了下埃及,但畢盡是少數民族,無力向南再擴疆土,因此與上埃及一直相安無事。直到西克索-阿波斐斯Apophis王,以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他指責400哩外的底比斯地區的河馬太吵,使他無法入睡為理由,與南境埃及爆發戰爭。
上埃及王-十七王朝的塞肯拉.泰奧二世Seqenre II開始起兵反攻西克索人,戰爭的激烈程度,可以從他本人的木乃伊身上證實;他的肋骨與脊髓骨擊碎、頭蓋骨也碎裂,可見泰奧二世是壯烈戰死的。
其子-卡莫斯Ahmosis繼承遺志,並且從西克索人身上學習到戰馬、戰車與戰甲的運用。西元前1550左右,雅赫摩斯一世Ahmosis(卡莫斯之弟)終於攻克西克索人最後據點-沙魯享!並且在底比斯開始輝煌的十八王朝(新王國)時代。
後繼的阿蒙荷特普一世Amenophis I與圖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為了追擊西克索人,派兵前往巴勒斯坦地區。原來這是一場為了收復失土的戰爭,不久就演變為帝國主義性質的侵略戰爭,是以奪取戰利品或者佔領土地為目的帝國主義行為。
新王國時代(歷經了18至20王朝,464年的時間)(1550BC~1086BC)
埃及人在這段時間內,達到最興盛的年代,(也有人稱之為帝國時期)有一段時間,埃及的疆土南達衣索比亞Ethiopia東越過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疆域之大,空前絕後!埃及帝國因戰事盛極一時,但也因戰爭而衰落。
十八王朝初期,埃及出現了空前的第一位女性法老-哈特謝普蘇特Hatsheput Queen,(圖特摩斯一世之女)她的主要政績是在內政方面,她不僅使國內穩定發展,更派遣探險隊將商業推展於中、南非地區,為埃及帶來豐碩的收獲。
她的父親圖特摩斯一世,及繼子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以及後續的阿蒙荷普特二世Amenhotep II、阿孟霍特普三世、哈特謝普蘇特Amenhotep III,這些都是歷史上頗具盛名的英主,尤其是圖特摩斯三世更是一個偉大的軍事領袖!
他親率大軍遠征他國達十七次之多(一說十六次),他在位時,埃及疆域也到達了頂峰…向南併吞了努比亞,到達第四瀑布與衣索比亞為鄰,(這個時候的衣索比亞可不是弱小國家)北至西亞的幼發拉底河,與西台、巴比崙等國對峙。
阿蒙荷普特二世再度征服敘利亞地區,生擒當地七位國王,以鎖鍊鎖在船頭,凱旋而歸。到了阿孟霍特普三世,埃及的經濟貿易遠勝以往的年代,底比斯成為世界的首都。
雖然埃及在軍事武功上達到頂端,但內部宗教問題日益嚴重,僧侶假借「神喻」逐漸侵犯法老的權威。十八王朝末期時,阿肯那唐法老Akhenaten(阿孟霍特普三世之子)毅然的進行宗教改革。他將首都由底比斯遷移到特埃阿馬納Tell el-Amarna以脫離傳統宗都的束縛,並且廢除千古以來的眾神,創立了可能是人類第一個一神教,那是唯一的真神-阿頓Aton。
而且阿肯那唐崇尚自然的美術風格,他絲毫不介意自己相貌的畸形(他患有馬凡症候群),忠實記錄自我的生活,更是開創埃及的藝術新局,史稱「阿 馬納時代」。但是阿肯那唐付出的代價是:,埃及境外的領土紛紛喪失,國勢快速衰落,又回到原始的風貌,以及自己死因不明,還有十八王朝的間接滅亡。
十九王朝的興起,是由於諸多英明的法老王的努力,例如塞提一世Sety I、拉姆西斯二世Ramses II等等,又再一次將埃及國威宣揚到海外,尤其拉姆西斯二世他的個人魅力(超級自我行銷手腕)到今天依然是埃及當地最為人熟知的古代法老。
是但到了二十王朝開始,尤其是拉姆西斯三世Ramses III的年代,由於地中海海民興起,(埃及的天然防線出現一個大洞)和鐵器時代的來臨,相對埃及不產鐵礦的窘境;以及最嚴重的是埃及富強的根源—黃金產量日益枯竭,凡此等等,使得埃及文明明顯的開始屈居劣勢,也連帶使得埃及的國際地位漸漸低下。
雖然拉姆西斯三世是個英主,尚能勉強維持國威,但他寵幸祭司,讓他們擁有大量的土地與財富。最後,一個和尚(祭司)赫里賀里篡奪了法老的寶座!這件事讓重視血統法源的法老權威受到嚴重質疑,埃及境內因此四分五裂。
首先由利比亞籍貴族-史曼德斯Smendes(塔尼斯州州長)在北部塔尼斯Tanis建立二十一王朝,與二十王期對立。140年後另一個希沙克Shibhak也在三角洲地帶的布巴士提斯Bubastis成立二十二王朝。還有利比亞也插一腳,在埃及境內成立二十三、二十四王朝。
就連衣索比亞也在南部的納巴塔成立二十五王朝。因為埃及本身的不爭氣,就不要怪殘暴的亞述人Assyrian到貴寶地逛逛。西元前674年,亞述王-亞述巴尼帕Ashurbanipal,攻入底比斯,埃及千古的建設受到亞述無情嚴重的破壞。
西元前664,二十六王朝時—薩美提克王Psamtik重建埃及國號,驅逐了亞述人,並且建都在三角州的塞斯Saia(這時埃及的千年古都底比斯已經殘破不堪,無法再任首都。另一方面,薩美提克王也需要集中力量重建國家)。他極力的想恢復固有文化,並且為了急速回復國力,大量引進希臘移民,藉此建立陸軍與艦隊,號稱中興(3)。
繼承王位的尼科二世Necho II率軍東征,企圖恢復埃及在西亞的霸主地位,但在敘利亞的-卡爾科米斯Csrchemish,被新巴比侖國王-納布卡奈佳二世Nabachanezzar II所敗,損失慘重。西元前525年,波斯王-甘比西士Cambyses入侵埃及滅亡了二十六王朝,開創了二十七王朝121年統治埃及的時代。
波斯人佔領埃及期間修繕灌溉系統,完成尼科二世通向紅海的運河工程,並且促進商業發展,直到西元前404年28王朝趕走波斯人,二十九、三十王朝持續由埃及人主持。西元前341波斯人又再度君臨埃及(31王朝),29年後希臘的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征伐了波斯人。
伊薩斯Issus戰役後,埃及的領土落入希臘人手中,亞歷山大將「埃及」交其大將托勒密Ptolemy管理之後,繼續踏上東征的道路,但是沒想到他一去不返,於是托勒密在埃及自立為王,開始了托勒密王朝302年的統治。
托勒密王朝是埃及文化的另一個高峰,首都「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不但成為希臘化時代的文化重鎮,例如:歐幾里得Euclid的「幾何原本」、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的「地球圓周率」、希羅菲拉斯Herophilus的「解剖學」都是在埃及的土地上形成的。發達的商業更帶動埃及的繁華,埃及的富裕在當時是舉世羨慕。
勒密王朝14傳之後,西元前31年,克麗奧佩脫拉七世Cleopatra VII(俗稱「埃及艷后」)參與羅馬帝國內戰,但在亞克興Actium(希臘西北方外海)一役中兵敗自殺,結束了埃及三千多年的歷史。
⭐️推薦行程:
1/27 蔡業聖-埃及亞歷山卓.胡加達.阿布辛貝.世界遺產12日(雙飛)(已成團)
http://travelers.tw/trip/4908
埃及亞歷山卓.胡加達.阿布辛貝.世界遺產12日(雙飛)
http://travelers.tw/trip/3766
出團日期:2/24(洪丞)、3/31、4/28、5/12、6/16
- 如果想要發表回應,請先登入。
- 瀏覽次數: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