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日耳曼系和西葡系猶太人
猶太人自公元前586年亡國之後,除了貴族和菁英份子被擄到巴比倫之外,其餘的人民隨即流散到周圍的敘利亞、埃及、伊索匹亞等地,僅有殘弱的少數仍留在巴勒斯坦。到了公元70年第二次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受到的衝擊更大,流散的範圍更廣,幾乎遍及當時羅馬帝國統治的各個地區。
其後拉比們在猶太教興起,雖然重新塑造了新的信仰中心,在相當程度上凝聚各方的猶太人,但是這種因地域、文化、習俗、政治、社會、氣候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差異,使得猶太社群之間,展現複雜的多樣性。例如世代居住在阿拉伯沙漠邊緣的猶太人,跟住在伊索匹亞的猶太人在形貌、語言、生活方式等非常不同,而他們又跟散居到希臘或義大利半島的猶太人,彼此之間也是迥然有別。
從第七世紀以後,西方世界分為兩大文明區,一為拜占庭的基督教以及歐洲本土的羅馬基督教,另外則是新近興起的伊斯蘭。第八世紀以降,伊斯蘭境內所建立的政權,例如倭馬亞王朝(Umayyads,661-750CE)和阿巴斯王朝(Abbasids,750-1258CE),逐漸向外擴展,取代了原屬拜占庭的統治地區,特別是圍繞地中海的古文明世界。
猶太人在大環境的更迭之下,依隨對自身信仰最有利的地方遷移,各個大、小不一的猶太社群,因而更大範圍地散佈在西方的中古世界。如以最顯著的猶太人集結地區考量,日耳曼系的猶太人(Ashkenazi)和西葡系的猶太人(Sephardi)值得我們加以介紹。
⭐日耳曼系猶太人(Ashkenazi)
日耳曼系猶太人,主要是指中古時期住在德國、奧地利、法國北部、波蘭等地的猶太人。
公元十世紀左右,一些經商的猶太人開始在德國和法國定居並進行一些商業貿易,由於在當時他們因家族血緣的關係,仍然和地中海或東方的親屬保持密切的聯繫,擁有很好的商業網,進而建立了一些國際貿易組織,使得他們在競爭上佔了優勢,能夠販賣各式各樣的商品。加上他們也有很好的工匠和工藝技術,也因此使得當地的統治者歡迎他們的到來,並且讓他們組成自治區。
但是由於當地的居民大多是基督徒,認為耶穌是被猶太人所殺害,在向猶太人傳教,卻仍不被接受的情況下,使得他們對猶太人的仇視愈來愈深。此外,由於猶太人被限制購買和擁有土地,因此他們只能往商業和放高利貸的牟利活動上發展。
由於基督徒是禁止放高利貸的,因此這便成了猶太人的專利,因為根據舊約的記載,他們雖然不能向同族的人放高利貸,但是卻能夠向外邦人放高利貸。這兩項優勢也使他們一方面在當地社會佔有經濟地位,成為當地許多貴族、君主的統御工具,另一方面卻遭致許多基督徒的妒嫉,最後在流言不斷、十字軍東征、黑死病等災禍當中,給猶太人自身帶來了悲慘的命運。
因此直到第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領導納粹黨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並非一日之寒,許多偏見和仇視其實是長年累月所聚積下來的。
在中古時期,許多猶太人在這些暴行和災禍當中被強迫改宗,否則只有死路一條。有些猶太人選擇改宗,但仍然有不少人堅守信仰,最後被活活地燒死。
猶太人還沒亡國之前,聖殿是他們的信仰中心,有一群祭司和利未人為他們進行獻祭等宗教儀式。聖殿被毀之後,猶太人的信仰方式有所改變,轉而以會堂、拉比和《陀拉》聖經為中心。
對日耳曼系的猶太人來說,帶領他們的宗教領袖便是一群拉比。他們不只是解決這些猶太人的宗教問題,同時也得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因為對猶太人來說,他們的信仰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於《陀拉》的文字和背景離他們那個年代太遙遠了,因此一些有學識的拉比便對這些經典進行詮釋和解注。
此外,當時的猶太教面臨了另一個大考驗。由於他們不是跟基督徒就是跟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處,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自稱是神所啟示的宗教,各自擁有一套神學,猶太人要如何保持自己的身分,勝過這兩個同屬「亞伯拉罕體系」宗教的挑戰並不容易,這也是他們重視《陀拉》研究以及全民宗教教育的主要原因。
經過二次大戰的大屠殺和逃難之後,日耳曼系猶太人的後裔大多遷徙至美國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
⭐西葡系猶太人(Sephardi)
西葡系猶太人是指住在西班牙、葡萄牙、北非地區的猶太人。根據歷史的記載,公元三世紀左右已有一些猶太人在西班牙定居了。公元409年西哥德人(Visigoth)征服了西班牙,他們也是基督徒,為使猶太人改信基督教,頒布了許多法令來為難和限制猶太人,如規定猶太人不能和外族人結婚,也不能在當地進行宗教儀式等。
公元711年以後,西班牙猶太人的遭遇有了轉變,這是因為當時倭馬亞王朝的穆斯林征服了當地,並且建立伊斯蘭王國,給予當地猶太人高度的宗教自由,他們自己成立自治區,每年固定繳稅給政府,只要沒有發動叛亂,政府當局並不輕易干涉他們的自治。
這樣的平靜歲月一直持續到12世紀,許多猶太人甚至還在宮廷擔任官職,他們的經濟也在這段期間發展得很好。此外,他們也在當時進行了許多文字翻譯的工作,如將阿拉伯文著作翻譯成希臘文和希伯來文,或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作品翻譯成阿拉伯文等。
猶太人的醫學和哲學也在這時候大放異彩,許多有名的醫生或哲學家都在此時產生,如哈西德.依本.沙普魯特(Hasdai Ibn Shaprut, 915-970),曾經擔任當時哈里發(西班牙伊斯蘭的領袖)的醫生,還有對猶太哲學帶來深遠影響的學者,如撒母耳.哈.納濟德(Samuel ha-Nagid,993-1056),伊本.埃茲拉(Moses ibn Ezra,1055-1135),所羅門.依本.蓋比羅(Solomon ibn Gabirol,1021-1058)和摩西.邁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1135-1204)等人,都是活躍在這個地區和時期。
正是因為這些猶太哲學家的存在,透過他們不斷的深思,尋找調和信仰與世俗潮流的道路,才使得當時的猶太教得以面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神學的挑戰,使其信仰一直延續至今。有些阿拉伯的文化也因此和猶太文化結合,如當地猶太人的詩歌便有著阿拉伯的味道,猶太人的服裝也受到他們的影響,這段時間在猶太歷史上可稱為「黃金時代」。
十二世紀初摩洛哥的伊斯蘭王朝阿摩哈德(Almohads)征服了西班牙,猶太人在當地的地位開始逐漸下降和惡化。不久之後,西班牙反被基督徒所征服,同樣地他們也強行要求猶太人改信基督教。有些猶太人寧死不從,有些人則願意改宗,這些改宗的人被稱為「瑪拉諾」(Marranos, 西班牙語原意為「豬」),意思是指「地下猶太人」,因為他們表面上是基督徒,卻常秘密地遵行猶太教的宗教儀式。
很快地他們這樣的舉動被許多基督徒發現,因而更加引起了基督徒對他們的仇視。此外,沒有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也瞧不起他們,認為他們背叛了祖先的信仰。基督徒甚至還成立宗教裁判所來調查他們,許多猶太人因而在這樣的逼迫中喪失生命。
公元1492年對西班牙人和當地的猶太人,都是一個重要的年代,因為那年正是哥倫布第一次展開發現美洲大陸之旅,同時也是西班牙國王斐迪南(Ferdinand)和伊莎貝拉(Isabella)下令除非猶太人願意改信基督教,否則將他們都驅逐出境的年代。
幾乎全部的西葡系猶太人搬離西班牙半島,遷往北非或是當時的鄂圖曼伊斯蘭帝國的領土,如希臘、土耳其等地定居。他們也將西班牙的文化和語言帶入新僑居地,和當地的文化、語言結合,形成特殊的猶太文化。一般而言,中古時期的猶太人在伊斯蘭帝國境內得到較好的待遇,相較於在基督教國家內受到逼迫和屠殺的悲慘境遇,實在是一個明顯的對比。
⭐日耳曼系和西葡系猶太人的差異
日耳曼系猶太人所使用的語言是意第緒語(Yiddish),它混合德語、希伯來語以及斯拉夫語,但採用希伯來文字母書寫。西葡系所使用的語言則是拉迪諾(Ladino),是由希伯來文和西班牙文所組成。
此外,兩區域所進行的禱告儀式、讀經聚會、希伯來文的發音和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當研讀《陀拉》的時候,日耳曼系的音調是平的,而西葡系的音調則是往上的。
西葡系所根據的猶太律法手冊以拉比.約瑟.卡羅(Rabbi Joseph Caro, 1488-1575)所寫的《陳設桌》(Shulhan Arukh)為主,而日耳曼系則遵行拉比摩西.以瑟利斯(Rabbi Moses Isserles, 1525-1572)的法典集,名為《餐桌布》(Mappah)。再者,西葡系的經文盒纏繞在手臂外側,日耳曼系將經文盒纏繞在手臂內側。西葡系總是將《陀拉》經軸藏在一個大的木製圓筒裡面,因此打開時是直立的,而日耳曼系則會在《陀拉》卷軸的封面繡花,並且將它平躺式地打開。
隨著1948年以色列的建國,不少日耳曼系和西葡系的後裔回到了以色列這塊土地,雙方因著不同的語言、文化、習俗而產生摩擦,但是在時間的累積以及政府的努力下,兩方的差異已逐漸減少,甚至最後互相融合起來。
- 蔡業聖's blog
- Login to post comments
- 2605 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