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石人
來到昭蘇的小洪納海,可以看見好幾尊草原石人,他們全都面向東方,這十多個世紀以來,他們每天駐立在這裡,觀看著日昇月起,年復一年。
昭蘇的草原石人,經過考證,是突厥人所遺留下來的。這些石人有高、有矮,但這並不是指關於身高的差異。他們有的是頭帶身體完整的一尊;有的只能看到頭及臉部,並沒有身體的部份;而有的卻是只突顯頭與臉部,身體的部份是象徵性的存在而已。
這裡最完整最高的一尊石人,身高約2米上下,頭上戴冠,冠上面有圓環,背後則披著髮辮,腰部以下刻有一種叫粟特文的古老文字,是目前唯一一尊找到刻有這種文字符號的石人,經破譯後推斷為相當於中國唐朝時期西突厥王尼立可汗的雕像。
粟特文
然而,草原石人並非突厥人的專利,因為在整個西伯利亞南部以及歐亞大草原上都散佈著這樣子的石人,有些石人甚至於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就已經存在,相當於中國的商朝時期。他們的臉面特徵也有極大的相異,有面部特徵較平,類似於蒙古人種的,也有眼睛深遂鼻子高挺,類似乾屍樓蘭美女的歐羅巴人種。另外在石材的選擇和雕刻的形式也都各有不同,唯一相同之處只有“全都面向東方”。
這樣石人的表現形式,據研究推斷是因為當時這些草原上的民族全都信仰一種非常古老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現在的蒙古人,有些還信奉著這個宗教。他們相信萬物有靈,有山神、樹神等的自然崇拜,或英雄和祖先的崇拜現象,所以立下了祖先的雕像,表示他們靈魂還存在於天地之間與他們同在。另外也有人解釋為,這是一種生殖崇拜現象,面向東方正意味著他們的後代會綿延不息。